文|凝妈悟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虽然当初努力逃离,但是现在却在努力回归。
前几天,在去外地的火车上,遇到一个同龄人,聊起小时候的秋收假期,满满美好的回忆。收玉米、剥玉米、收拾玉米秸秆、翻地打拢、种麦子,属于大人的所有劳动,我们小孩子样样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除了这些普通的劳动,还会在田间抓蟋蟀、逮蚂蚱,到地瓜、花生地里找剩余的果实,就地生火烧熟吃。那时候的快乐很朴素,但很充实。
我们在日常劳作中就认识了各种植物、果实、野花野草,而现在的孩子却大多只能从书本的插图里了解,很多知识都沉浸在想象里。所以,特别希望孩子能亲眼看到真实的田间作物,了解我们小时候俯拾即是的自然知识,补上缺失的重要一课。
于是,这个假期到农村老家,仔细找秋天,探寻食物从哪里来?
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孩子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随处可见秋天的影子,简单分个类,给孩子们看一些实地拍摄的照片吧,让名字和食物真切的对应起来。
第一类,餐桌上的食物玉米依然是这个季节的主要农作物,绝大部分已经收获脱粒,只剩下一街道的玉米骨头,不过还有少量没有收获的玉米林立在田间,让孩子们得以看到玉米植株的样子。
瘦瘦高高的玉米秸秆、密密麻麻的叶子、上面挺立着玉米雄花、中间部位是成熟的玉米果实。平时常吃的玉米,原来就长在这样高的植株上。
大豆在我们这里只是少量种植,用于打油、做豆浆,嫩豆子还会用来煮食,作为一道小零食。孩子是否知道豆子长在这样的豆荚里呢?
绿豆比大豆种植量还要少很多,主要用来熬绿豆汤、绿豆饭,也有的会做绿豆饼。它的豆荚可是长长的,从绿色变为黑色,就表示成熟了,而里面包裹的却是绿色的豆子。
丝瓜分为无棱丝瓜和有棱丝瓜,有棱的在我们这里叫罗梭子。这两种味道可不同哦,我感觉无棱的好吃、更有嚼劲。丝瓜架很有意思,有心的人们会为它搭一个很好看的架子,很有观赏价值,看到就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田园风味。
扁豆在商场里比较少见,但其味道比芸豆、豆角要更有特色,尤其是新摘的扁豆,随便炒熟加点盐都很美味。
西葫芦是在温室大棚里种植的经济作物,在它不是太成熟的时候最好吃,所以看上去很嫩。
辣椒是很常见的蔬菜,红的、绿的都可以吃,只是辣度不同,一般越红越辣。我们看到的这个巧了,绿色和红色同时出现在一棵植株上。
茄子应该是常见蔬菜了吧,有很多小朋友不太喜欢吃,因为涩味比较大,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小时候是生吃茄子的,就是直接摘下来擦干净开吃,还能品尝到一些甜味呢!这个茄子的花也是紫色的,很漂亮吧。
白菜再普通不过了,人们都会在秋天刚开始的时候,种植很多白菜,等到冬天的时候食用。在过去,白菜就是我们的主要蔬菜。
大葱到了收获的季节,已经长得很高了,虽然没有章丘大葱那么高,但也不是特别矮,生吃也很甜。
山药是根茎类植物,它的植株可比人还要高,上面还会长出山药豆,就是用来做糖葫芦的豆子。孩子们可喜欢去采摘这些豆子了,因为豆子一串一串的,一会儿就能摘一大筐,特别有成就感。
姜也是根茎类植物,它的植株大约有50公分高,叶子细细长长的,比较硬,看上去像竹子的叶子。
红薯(地瓜)同样是根茎类植物,它的植株呈匍匐状态,比较软,叶子有点像心形,它的茎可是我们小时候用来做项链、耳饰的用品呢!
萝卜分为潍县萝卜、冰淇淋萝卜、心里美等品种,很多家庭会多种几种,有的生吃、有的腌咸菜、有的炒菜吃。看到这样大大的萝卜,是不是想到拔萝卜的儿歌呢!
胡萝卜可是孩子们常吃的蔬菜,它的植株不是特别高、不是特别粗,叶子和茼蒿的很像。
第二类,乡村时令水果柿子一般长在山区,但在平原地区,人们也愿意在家里或者附近种一棵柿子树,方便自己食用。产量很大,人们都会削掉皮,晒成柿饼,到冬天慢慢享用。
石榴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水果,到这个季节就会长满满一树,孩子们随时挑选裂开口的一个,吃完,隔上几天再吃几个,总是有吃不完的石榴。
山楂也是通常长在山区,现在也有部分引进到平原,果实累累,倒也毫不违和。
无花果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是我们的开心果,味道很特别,因为很稀有也显得格外珍贵,所以见到很是亲切。
第三类,野花野草野果牵牛花有粉色、紫色等颜色,形状像喇叭,看着让人开心,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很多有情调的人们会把它们栽种在门前,让家里显得活色生香。
野菊花,这应该是猫儿菊,悄然长在路边,装点着这个丰收的秋天。
狗尾草在路边随处可见,虽然是野草,但是深得人们喜爱,不舍得拔出它。有心人会把它的种子收集起来,做成一个枕头,据说有很好的作用。
海棠果,现在的农村街道两旁都种植了很多观赏花卉,这是其中之一的果实,从春天到秋天,一直在发挥着它的装饰作用,真不错呢!
写在最后:在农村寻找一圈秋天,真的是收获满满,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是童年的回忆,对于小孩子来说处处隐藏着自然知识,等他再吃饭的时候,就能知道食物是怎么来的,等他再学到这方面知识时,就有实际的感受,而不是想象了。在农村探访秋天,真的很有意义。
我是
凝妈悟语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qzz/1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