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种玉米 >> 种玉米市场 >> 正文 >> 正文

禁烧秸秆后,农民终于自己想出了最佳处理方

来源:种玉米 时间:2023-1-25
山沟儿农村小王原创作品,禁止抄袭

自从有些专家提出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环境,不准农民在田地里用焚烧的方法处理秸秆后,秸秆如何处理一度成为热议的话题,农民田地里的农作物秸秆经常一大堆不知如何处理。

我在想:以前几乎没有私家车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田地里秸秆焚烧的熊熊烈火,到处都是蓝天白云,而如今空气污染又是禁烧秸秆,又是禁止放炮的,也没见的空气好到哪去?

最关键的是专家提出“禁烧秸秆”,也没想出一个合理的处理方式,光说不让焚烧秸秆,就是不给处理的方法,这跟脱裤子放屁是一个道理,最终还不是苦了农民。

按照专家的说法是秸秆可以深翻还田,秸秆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秸秆还田是他们给出的最佳处理方式。而农民认为焚烧之后的草木灰可以当作肥料使用,有利于土地和庄稼生长,过去有句谚语叫“火不烧地不肥”,多余的秸秆焚烧在地里既处理了麻烦,又增加了肥力,千百年来都是这操作。

至于专家和咱们农民谁的观点对,那就交给历史去论证吧。

生产队时期,不用过多考虑这些事情,那时候村里的牲畜比较多,秸秆基本都分给了饲养牲畜的农户,后来几乎家家都养牲畜,秸秆都可以当作饲料,也可以带回家烧炕、做饭烧火。现如今条件都好点了,几乎也都不养牲畜了,烧火做饭也都用气和电了,这农作物秸秆只能一烧了之。然而,这专家一个建议,居然给种庄稼的农民造成了麻烦,多数农民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秸秆堆砌在地里。

农村的秸秆处理一度成为农民最头疼的问题,放到田里影响耕种,放田头影响交通和村容,放沟渠影响灌水浇地,在田头一把火点了倒是省事,但又怕影响了人家专家呼吸,还得罚款严重的还得坐牢。

专家解决不了,咱们自己总得想办法吧,要不影响的还是咱们。

正当秸秆该如何正确处理之际,一个小山村轻而易举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村子有几家养牛户,给他们提供了解决秸秆处理的便捷,因为养牛户需要秸秆作为饲料,而农民的庄稼丰收之后秸秆不知道如何处理,有一农民提议:让养殖户来处理了咱们地里的秸秆,咱们也不收钱,正好一方不知道咋处理,另一方正好需要,各取所需岂不是一箭双雕之计。于是跟养殖户商议之后取得了同意,大部分农民掰完玉米等农活之后着急出去打工,剩下的秸秆就交给养殖户去处理了,不仅节省了农户的农忙时间,又满足了养殖户的饲料问题,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循环农业吗?

那天我路过那个村子的时候,看到所有地里的玉米杆子都齐刷刷长在那里,还在纳闷:玉米掰了这么久没人处理杆子吗?后来进村了解之后,才明白怎么回事!这到不失为一个好法子,但因为各村情况不一样,得到普及推广是不可能的,不过最起码农民开动脑筋解决了自己的麻烦,这不值得称赞吗?简单直接有效的处理方式,比某些专家的长篇大论强多了呢!

不过话说到这儿,强烈呼吁:专家们要赶紧想出适合全国农村处理秸秆的正确方式,比如各地区统一组织建设秸秆回收处理厂等解决农民秸秆问题。

现在提倡循环农业,农作物废弃物也可以循环再利用,像秸秆处理可以当做牲畜的饲料外,还可以做草编手工艺品、造纸、制作养花肥料等,现在一些地区已经有了专门的秸秆回收处理厂,不过还没有得到普及。大部分农民只想赶紧处理完外出打工,并未想过在秸秆上赚点钱啥的,但请相信,秸秆处理的问题今后会衍生出新的商机,会有一些商人会利用这一契机在处理秸秆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还能让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让农民从中也获取一份利。不过,这需要专家们动动笔杆子写出可行性实施方案,得到国家的支持与普及,让各乡镇都能有秸秆处理的专门场所,解决农民问题的同时带动经济。

农民的事情还得咱们农民自己解决,等专家给咱们想办法黄花菜都凉了。我也写过关于正确处理秸秆、充分利用秸秆“变废为宝”等话题,现在全国在搞乡村振兴,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农村,在农村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商机,当然很多打工者也想着回来创业不知道干什么好,你看在乡镇上申请办一个秸秆回收处理厂,进行加工循环利用将其“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是不是一个好项目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nxpqyzz/9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