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多、过少、经色异常、腹痛……女性的一生中,很多人都曾经患过月经失调。出现月经失调,医院就诊,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方面去找原因。其实,很多月经失调并非由疾病引起,而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长期心情不好、压力大,乃至饮食过饱、过饥或偏食、挑食以及过热过凉都可能是月经失调的诱因。
靓女贪靓或致月经紊乱有些女孩子喜欢吃冰激凌,当时觉得很爽,但慢慢地就发现月经不再按时造访了,有时一个多月或是两个月来一次,量也比以前少了许多,而且伴随严重的痛经,痛得厉害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事实上,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不妨在食谱中添加大葱、豆类、南瓜、大蒜、生姜、栗子、橘子等食物;另外,经常过量食用酱、植物油、辣椒、胡椒等调料及炖牛肉、鸡肉高汤,都有可能引起的月经不调。
饮食习惯差易致月经失调许多女孩之所以容易月经失调,主要与生活习惯有关。工作压力大,过度思虑,加上生育越来越迟,没时间好好吃饭,盲目节食减肥、为扮靓要风度不要温度等等,这些都是月经失调的罪魁祸首。
饮食是人体营养来源,化生气血的物质基础。如果饮食过饱、过饥或择食偏嗜或过热过凉均可致病。过食辛辣助阳之品,可致脾胃积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过多、崩漏、赤带、胎漏、胎动不安等病;经期、孕期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可致脾阳受损,寒凝血脉,导致痛经、闭经、月经过少、月经后期、胎动不安、带下病等;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可致湿热、痰浊内生,导致带下病、阴疮、不孕等病;饮食过少或节食减肥,可致气血生化乏源,冲任亏损,导致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痛经、产后缺乳、胎萎不长、胎动不安等病。
内向孤僻女性易发生闭经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下,过度恐惧、悲伤、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强烈的妊娠愿望以及剧烈的思想斗争等,都可以影响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尔蒙及不排卵,月经就会开始紊乱。具有焦虑、内向、孤僻、多思多虑性格且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在不良心理刺激下容易发生闭经。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因素在精神情志的反映,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情志体现。七情适当抒发,有益于健康,但是七情太过,如突然、强烈或长时间精神刺激,超过了生理调节的限度,就会引起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紊乱,进而发生妇科疾病。例如郁怒伤肝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痛经等,而思虑过度伤脾,会导致崩漏、闭经等;惊恐伤肾可致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等。
月经期应注意以下几点:寒温适宜。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不要吃生冷食物,少食辛辣炙热之品,不宜饮酒。
调畅情志。月经期经血下泄,阴血偏虚,肝气偏盛,此时情绪易于波动。若遇忧思、惊恐、悲伤、郁怒,均可引起冲任气血失和而发生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痛经、闭经等病。故经期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经期不适或月经病的发生。
避免劳累。过度劳累,老则气耗,气虚血失统摄,易发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故经期不宜参加强体力劳动与剧烈体育运动。
保持清洁。不宜盆浴、保持阴道洗涤,经期严禁房事,以免感染湿热邪毒、病虫,损伤冲任、胞宫而发生妇科病。同时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巾和内裤要柔软,勤更换。
水文霞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及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失眠、焦虑、更年期综合症;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便秘、口腔溃疡等;呼吸系统反复感冒、咽炎、咳嗽;女性月经失调、带下、尿路感染、急慢性盆腔炎、黄褐斑、痤疮等内妇科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坐诊时间
一门诊:周二全天、周日上午
-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zzzl/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