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菜妈菜妈和钱爸
设计:七宝|编辑:Nina|撰文:菜妈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做了妈妈,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还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适应和学习。
从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学习怎么照顾孩子,人类幼崽太脆弱了,我们在衣食住行所有的地方都要事无巨细。
今天菜妈系统地说说『宝宝加辅食』的事儿,各个月龄都有哦~
内容很长,建议大家先收藏、分享,慢慢看哈~~
通常,我们把除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食物,称为辅食。对7~24月龄的宝宝来说,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不能完全满足宝宝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啦~
加辅食的过程能锻炼宝宝咀嚼、吞咽能力,也有利于乳牙的萌出。
同时,也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学习自己吃饭的重要过程呢。
自己吃饭香香香~4-6月龄是添加辅食的窗口期。刚开始添加辅食,最适合的时间是4-6月龄。
此时,单纯的母乳不能够满足宝宝日益增长的能量、蛋白质、铁、锌等需求。
而宝宝的胃肠道功能相对发育完善,可以消化除母乳外多种食物,对不同口味和质地的食物接受度也比较高,因此要及时给宝宝补充啦~
?过早添加辅食
过早(4月龄前)
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而且宝宝消化系统还不成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过晚添加辅食
过晚(6月龄后)添加辅食,容易影响生长发育,增加缺铁性贫血的风险;也可能造成口腔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对固体食物接受度较差,甚至增加过敏风险。
我不吃我不吃我不吃~给宝宝添加辅食,月龄不是唯一的标准,还要看每个宝宝自己的发育情况。主要有以下3个迹象:
●挺舌反射消失
挺舌反射是指,小宝宝会用舌头将放到嘴里的任何东西都推出去。如果挺舌反射没有消失,就很难把食物喂到宝宝嘴里。
通常在4-5月龄,宝宝的挺舌反射会慢慢消失。
●可以维持坐姿,并稳定控制头部
宝宝需要在支撑下坐稳(俯卧时可以伸直手肘支撑身体),并能很好地控制头部后再添加辅食。
否则可能不利于宝宝吞咽,并可能有呛咳甚至窒息风险。
●对食物感兴趣
看到爸爸妈妈吃饭的时候,宝宝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会张开小嘴、身体前倾,吧嗒吧嗒小嘴都是感兴趣的信号哟~
妈妈我也要吃!●由一种到多种开始添加辅食时,每次只加一种新食材,观察2-3天,并做好记录。
当宝宝完全适应了一种之后再添加另一种新食材。
如果添加新食材时,宝宝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症状,可能是对这种食材过敏引起的。可以等症状消失后,再次尝试。
如果还是出现同样的症状,应暂时回避这种食物,1~3个月后可以再次尝试。
?过敏宝宝加辅食的内容,可以点这里。
●由少到多
刚开始添加辅食可以先从每天1次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2-3次。
每餐食物的数量也可以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吃1/2勺米粉和菜泥,逐渐增加到2-3勺。
●由细到粗,由稀到稠
添加的辅食需要符合宝宝咀嚼和吞咽能力。
刚开始应该是细腻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带颗粒的半固体食物、小块状的食物。
另外,辅食性状的过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连贯过程,并不是跳跃式的。
在以上大方向下,可以根据宝宝的接受情况再细分,如带小颗粒的泥糊状、粗颗粒、蓉状、碎末状、小块状、块状、大块状等。
性状过渡可以参考上图~●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4-6月龄后,宝宝体内储备的铁逐渐减少,需要尽快从辅食中补充。
红肉泥和铁强化的米粉富含铁,很适合宝宝添加辅食初期食用。
●6个月辅食摄入量
辅食次数:1-2次
奶量:-毫升
谷薯类:1-2勺冲调好的米粉或薯泥
荤菜:1/2-1勺肉禽鱼泥
蔬菜:1-2勺做熟的蔬菜泥
水果:1-2勺果泥
蛋黄:1/4-1/2个
不加油,不加盐
#这里的“勺”是指家里常用的白瓷勺,是辅食做熟之后的量。#
●6个月一周辅食安排
喏,6天都给你安排好了,剩下一天给你自我发挥的机会哟
备注:
表格中“喝奶”代表母乳和(或)配方奶;
每种新食材添加2-3天,观察没有过敏后再混合;
表格中食物仅作举例,不代表添加顺序。
●植物类食物根茎类:选择土豆、胡萝卜、红薯、南瓜等,洗净去皮,切小块后煮烂或蒸熟,用研磨碗或搅拌机制成泥糊状(可酌情加水)。
叶菜泥:选择菠菜、青菜等绿叶菜,取嫩叶,水煮沸后将菜叶放入水中汆一下,用研磨碗或粉碎机捣碎。
水果泥:选择香蕉、苹果等水果,去皮去核,捣成泥状或不锈钢勺直接刮食。
●动物性食物
肉泥:选择瘦猪肉、瘦牛肉等,去筋膜,洗净后切块剁碎,或用食品粉碎机粉碎成肉糜,加适量水蒸熟。
肝泥:选择猪肝、鸡肝等,洗净,剖开,用刀在剖面上刮出肝泥。或将剔除筋膜的鸡肝、猪肝等,蒸熟或煮熟后,剁成泥。
鱼泥:将鱼洗净、蒸熟或煮熟,取鱼肉部分用勺压成泥。
虾泥:虾仁剁碎或粉碎成虾泥,蒸熟或煮熟即可。
#动物性食材处理过程中可以加适量姜片去腥,进一步加工前取出即可。#
?更多去腥内容,点这里哈~
30种常见食材如何处理,后台消息处回复关键词「食材处理」可以看到
菜妈给你整理好了食谱,直接点击图片跳转详情哟。西蓝花泥猪肝泥夜开花泥南瓜泥羊肉山药泥三文鱼南瓜泥关于刚加辅食阶段,你有什么相关问题,可以在留言区给我提问哦!我会选择一些代表性的问题,下次一起回答大家~
另外,关于「铁强化米粉」,之前也写过很多相关的内容啦,大家直接点击下面链接,可以直达哟!
?我是米粉,点我点我点我~
?刚加辅食的宝宝怎么吃?点这里看看打卡吧
这个阶段宝宝大多已经萌出了切牙,具有一定的咀嚼、吞咽能力,同时宝宝的消化能力也在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加宝宝辅食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可以在保证奶量的基础上,慢慢用辅食单独作为一餐。
?继续母乳喂养,保证奶量添加辅食后,仍应该继续母乳喂养,保证每天的奶量。
如果母乳不足,这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婴儿配方奶。
奶量一定要够哦~?丰富食物种类,耐心尝试
在前期辅食添加的基础,逐渐增加各种食材。
鼓励婴儿尝试各种不同口味和质地的谷薯类、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增加在儿童期和成人期的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随着宝宝咀嚼能力的提高,?主食的选择可以丰富多样。
同时注意食物的能量密度和蛋白质含量,保证富铁食物和深色蔬菜,过稀过薄的食物并不适合宝宝。
除铁强化米粉、粥外,碎面、意面、小饼等也能提供丰富碳水化合物的。
动物性食物,如肉禽鱼蛋和大豆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
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泥,肝泥,动物血制品,铁含量丰富,且易于吸收。
鱼虾贝类,也是优质蛋白、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的蔬菜,都属于深色蔬菜,营养丰富。
?增加餐次和食量
辅食添加是一个由少到多的渐进过程,大多数7月龄的宝宝辅食的摄入量逐渐增加,辅食可以单独成为一餐,每天辅食2~3次,可以过渡到辅食与喂奶间隔的模式。(后面有具体的食量和餐次安排哈~)
?顺应喂养,感知饥饱信号
在喂养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及时感知宝宝的饥饱信号。
当宝宝表现出饥饿时,及时为宝宝准备好安全、有营养的食物,吃多少由孩子决定;如果宝宝紧闭小嘴、扭头或吐出食物,爸爸妈妈也不要再强迫喂食。
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耐心鼓励,绝不强迫喂养。
宝宝饥饱信号~?我们之前有一篇「顺应喂养」的文章,可以仔细看看。
?引入手指食物,培养自主进食
此时,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对自己进食的兴趣也会增加。
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手指食物,提高进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宝宝自己拿着吃。
可以从一些软烂、好捏、方便吞咽的食物开始,如香蕉块、煮熟的土豆、熟的火龙果块等开始。
慢慢增加蔬菜、碎肉等食材。
?关于「自主进食」可以看这里。
?「手指食物」公式可以点这里。
另外,虽然这个阶段宝宝进食能力提高,但为了满足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需要将自主进食和喂食相结合。
●食物性状:颗粒的泥糊状、碎末状、软烂的手指食物
●7-9个月辅食摄入量:
辅食次数:2-3次
奶量:-毫升
谷薯类:3-5勺粥、碎面、煮熟的小薯块
荤菜:3-5勺肉禽鱼肉末、肉蓉
蔬菜:3-5勺做熟的蔬菜末
水果:3-5勺水果丁
蛋黄:1/2-1个,优先保证蛋黄,可尝试蛋白
食用油:荤菜摄入不足,可以根据烹调方式添加5-10克(1/2-1勺)
不加盐
*这里的“勺”是指家里常用的白瓷勺,是辅食做熟之后的量。
●7-9个月一周辅食安排
周日自由发挥备注:
表格中“喝奶”代表母乳和(或)配方奶;
每种新食材添加2-3天,观察没有过敏后再混合;
表格中食物仅作举例,不代表添加顺序。
当然啦,食谱也给你准备好啦~点击图片直达。宝宝手指饼干蔬果甜甜圈黑芝麻小饼菠菜鸡蛋糕双色宝宝香肠包菜牛肉卷Q1/这么早就吃蛋白?这么早就吃肉?
食材的添加没有先后。
过去认为延迟某些高风险的食物添加,可以减少宝宝对这类食物的过敏。
然而,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辅食添加时间的早晚与是否过敏没有关系。
每次添加一种新食材,观察2-3天,做好记录才最重要。
因此,蛋黄适应后,就可以添加蛋白。而红肉在添加辅食初期就可以加啦~
Q2/
我给孩子吃什么都不喜欢怎么办?
孩子对一种食材可能需要反复尝试,平均需要8-12次,最多一种新事物可能需要尝试15次才能接受。
因此如果宝宝对新尝试的食材表示不感兴趣,妈妈也应该保持平常心,多多尝试。
我拒绝!Q3/
妈妈饮食比较单一,会影响宝宝胃口吗?
母乳可以传递多种食物风味,所以母乳妈妈丰富自己的食材,也有助于宝宝对不同食材的接受。
Q4/
给孩子吃粗一点的食物就干呕怎么办?
干呕其实是宝宝比较正常的生理反应,可能是由于食物性状暂时不能适应,吃的太着急,或是吃饱了引起的。如果正好在食物性状转换的阶段,只要孩子愿意继续尝试,就不用太担心。
?更多关于「干呕」的内容,点这里哟~
?继续过渡食物性状,增加食物种类大多数10月龄的宝宝这个阶段长出了较多的乳牙啦,能处理更多粗加工的食物了。
辅食质地应该进一步加粗、加厚,从碎末状的食物,过渡到碎块状、小块状的食物,每餐都提供一些让宝宝自己抓着吃的机会。
但是要避免提供不容易弄碎或过滑的食物,如大颗的鱼丸、果冻、爆米花、硬糖等,以免引起窒息或意外。
?注意均衡搭配,保证主食摄入量
尽量保证每餐有1种主食、1-2种蔬菜、1种肉类或鱼虾类或禽类。
请注意,禽类不可生食!但仍要注意,1岁内的宝宝的主要食物仍然是奶,添加辅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奶量,每天至少ml。
同时为了保证宝宝的能量摄入,每餐的主食要有一定能量密度,且吃到一定的量。
?增加辅餐数,调整进餐时间
这个阶段建议可以戒掉夜奶啦,辅食的次数可以由2次增加到3次,并在下午安排一次点心。
同时可以调整一日三餐的时间大致与家人相同,方便1岁后与家人共同进食。
●食物性状:颗粒状,碎块状、小块状食物
●10-12个月辅食摄入量
辅食次数:2-3次,加餐1次
奶量:约毫升
谷薯类:1/2-3/4碗稠粥、碎面、意面、熟小薯块
荤菜:5勺禽肉、鱼肉丁、小肉块
蔬菜:1/2碗熟的碎菜
水果:1/2碗水果小块
蛋黄:1/2-1个,优先保证蛋黄,可尝试蛋白
食用油:荤菜摄入不足,可以根据烹调方式添加5-10克(1/2-1勺)
不加盐
*这里的“勺”是指家里常用的白瓷勺,是辅食做熟之后的量;
“碗”是普通小碗大小。
●10-12月龄一周辅食安排
菜妈菜单栏-「年龄食谱」自己选一个周日做呀备注:
表格中“喝奶”代表母乳和(或)配方奶;
每种新食材添加2-3天,观察没有过敏后再混合;
表格中食物仅作举例,不代表添加顺序。
食谱在这里,点击直达哦。海鲜芦笋蛋饼香菇虾仁饺子双色鱼蒸糕双菇酿肉奶香三文鱼烩饭双色虾糕宝宝寿司卷牛油果麦芬宝宝舒芙蕾Q1/孩子还没有长牙,可以吃这些手指食物和块状食物吗?
大部分宝宝这阶段乳磨牙都还没有萌出,但宝宝的牙床具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可以磨碎较软小颗粒食物。
而且尝试颗粒食物可以促使宝宝多咀嚼,也有利于牙齿的萌出。
?逐渐融入家庭饮食对于13-24月龄的宝宝来说已经尝试过各种家庭日常食物。
嘻哥妈1岁后的随餐同样的食材,给大家参考
宝宝用餐的时间应和家人保持一致,最好宝宝能与家人做在同一张餐桌旁用餐,吃与家人一样的食物。
?适量添加调味品,保持清淡饮食
1岁后宝宝的食物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调味品,但仍应清淡为主。
在制作家庭食物时尽量保持口味清淡,或者在加调味料之前先给宝宝盛出一份。
?学习使用勺子,鼓励自主进食
1岁后的宝宝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可以鼓励自己用勺子吃饭。
可以玩儿勺子咯~满12月龄时能用小勺舀起,但大部分散落;
满18月龄能吃到大约一半的食物;
到24月龄可以比较熟练地用小勺自己吃饭啦。
妈妈们千万不要着急,耐心给予尝试的机会。
?调整饮食结构,丰富奶和奶制品形式
1岁后普通食物的摄入应占据孩子总食量的一半以上,每天三餐两点(三顿正餐,两顿点心)成为孩子主要的食物和营养来源,奶的重要性逐渐降低。
可以尝试普通鲜奶、牛奶、酸奶、奶酪等各种奶制品形式,作为食物多样化的一种替代部分奶量。选择产品时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
?低钠奶酪清单
?无糖酸奶清单
●食物性状:剪小的块状、条状家庭食物
●13-24个月辅食摄入量
餐次数:3次,加餐2次
奶量:约毫升
谷薯类:3/4-1碗软饭、意面、馒头、饺子等
荤菜:6~8勺肉禽鱼小块
蔬菜:1/2~2/3碗熟的剪小的蔬菜
水果:1/2~2/3碗水果块
蛋黄:1个,如不过敏,每天尽量保证1个整蛋
食用油:根据烹调方式添加5-15克(0.5-1.5勺)
盐:少于1.5g
*这里的“勺”是指家里常用的白瓷勺,是辅食做熟之后的量;
“碗”是普通小碗大小。
●13-24月一周安排
周日请自己发挥1岁以上的娃,随爸妈一起吃吧
备注:
表格中“喝奶”代表母乳和(或)配方奶,1岁后也可以是无糖纯奶或鲜奶。
每种新食材添加2-3天,观察没有过敏后再混合;
表格中食物仅作举例,不代表添加顺序。
喝奶的次数和时间仅作参考,可根据实际习惯灵活变更。
食谱在下方,点击图片自取吧~南瓜奶酪小馄饨银鱼蔬菜鸡蛋杯香煎三文鱼能量饭苹果乳酪小饼肠仔小面包奇亚籽玛芬蛋糕南瓜小圆子山药羹玉米烙快手健康月饼Q1/什么时候可以加盐?什么时候可以加糖?
通常建议1岁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调味品,也更方便可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吃饭,但要控制食盐的用量,每天1.5g以内,选择含碘盐。
?9个辅食添加的关键时间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Q2/
1岁后可以喝什么奶呢?
1岁后就可以喝普通的生牛奶或鲜奶了,选择的时候看配料表是“生牛乳”就可以了。
?儿童牛奶是不是更营养?宝宝喝奶你最关心的9个问题
参考来源: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Uptodate.婴儿期的固体食物添加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lastupdated-10-09
3.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
4.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
原标题:《6~24月龄宝宝,辅食吃多少,奶喝多少?这么安排最合理(超详细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qzz/1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