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过,青铜峡市小坝镇新林村村民张文军就开始谋划春耕春播。
“去年种了10来亩制种玉米,每亩收益元。”2月8日,他拿出账本盘算,虽然前期定植、去雄、田间管理费点功夫,但是玉米制种亩产效益比其他粮食作物能高出五六百元。
近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种业是现代农业竞赛的“起跑线”。“对农民来说,种子品质好坏与产量挂钩,决定着收成的高低和收入的多少;对某一地区甚至国家来说,种子是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是一种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石嘴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种业具有公共产品和竞争性产品的产业特性,现代农业推动种子商业化后,依靠“自留种”已无法保证种子遗传优质性状。作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最佳粳稻生产区、最佳马铃薯生态区、西北春小麦优势产区和“黄金玉米产业带”,宁夏具有良种繁育、研发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在当前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做大做强种业研发链条的意义更加凸显。将种质创新等工作的“核心密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繁育出站得住脚的“宁夏种子”,才能更好保证中国粮用中国种,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走访宁夏各地发现,通过加快种业基地建设和技术创新等工作,我区不断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批优势特色制种基地基本形成,龙头企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种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种业发展为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但与此同时,激励政策收效不明显,种业企业实力弱规模小分布散、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等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我区种业竞争力仍有广阔提升空间。
1
发挥地域优势推进良种繁育建设
西吉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许多人知道西吉县是从马铃薯开始的。
“20世纪90年代初,西吉老百姓依靠种植马铃薯解决吃饭问题,马铃薯种子农户自繁自用,品质良莠不齐。”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苏林富表示,为解决马铃薯种子退化问题,西吉县于年成立马铃薯生产研究所,投资建设集无菌生产、设施农业、种薯贮藏、试验示范为一体的马铃薯高新科技示范园区,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
经多年研发,西吉县马铃薯品种类型呈现多样化,自主选育品种18个,既有鲜食菜用型、淀粉加工型,又有主食化开发型品种。现在,该县建成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年生产原原种1.5亿粒,原种种植面积2万亩,一级种种植面积3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2%以上,种植区域遍及固原市5县区,单产从早期不足公斤增加到现在的公斤以上。
“小麦和水稻种子,咱们宁夏完全能自给自足。”中卫市致力种子繁育、经营行业近40年的陆永彪告诉记者,他所经营的小麦种子宁春4号、宁春39号和水稻种子宁粳28号、宁粳52号、宁粳50号等,都是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研发的原种。“主要农作物中,小麦和水稻种子是常规种子,稳定性好,区内农业科研单位有原种研发和保障能力。”
总部位于贺兰县的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我区最早成立的民营种子企业之一,如今已成长为国家供销总社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宁夏平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天数每年大于天,具有先天的水稻种植优势。”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年学文表示,23年来,公司先后推广农作物新品种个,先后建设贺兰县通义水稻科技园、吴忠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园区、贺兰县和平蔬菜科技园,并成立了宁夏农作物种植技术创新中心,组建了农作物研究所和宁夏种子企业水稻示范联合体。
2
制种产业为农民提供增收来源
青铜峡市作为26个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引进了山东登海、湖北康农、湖北正大等6家规模种业企业,年完成种子加工1亿公斤,全市玉米制种面积发展近10万亩,制种单产保持在公斤左右。
目前,青铜峡制种农户已达多户,其中制种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22家,规模化、集约化制种面积2万亩。据青铜峡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蔡建平介绍,去年仅制种玉米一项就给农户带来1.56亿元收益,再加上物流、生产、制种等综合收益,每年产值近8亿元。
在宁夏北端的石嘴山市,近年来有2.2万农户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该市年均生产优质种子约万公斤,去年制种产业年产值达5.2亿元。
“农作物制种纯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6%,主产区农户人均纯收入70%以上来自农作物制种。”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建荣表示,年以来,石嘴山市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常年稳定在15万亩至17万亩,形成了瓜菜、水稻和杂交玉米(小麦)“三大板块”种子生产基地。制种产业占全区产量的1/4,其中瓜菜制种面积占全区94%以上、豆类制种销售份额占全国1/3。平罗县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自主培育瓜菜新品种90多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
据石嘴山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郭庆茹介绍,石嘴山市现有制种企业24家,固定资产2.95亿元,其中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企业10家。助推龙头企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该市加强产学研融合,成立宁夏农作物种业研究院和宁夏分子育种与繁育院士工作站,引进国内重点院所育种创新高端人才18名,助推制种重点企业与国内种子科研院所开展科研育种、亲本扩繁、纯度鉴定和市场开发等工作。
目前,石嘴山市共有25个主要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有9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取得了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备案。其中,宁夏吴玉种业公司选育的“吴玉”玉米新品种填补了我区国家级审定普通玉米优良高产品种的空白。同时,在抗病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方面,建立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分子标记、聚合育种、分子育种、杂交制种等技术的新突破。
3
种业发展堵点痛点须
分拣马铃薯。
中卫市种子公司储备仓库。记者王文革摄
露天蔬菜种植基地。(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资料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qzz/1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