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种玉米 >> 种玉米发展 >> 正文 >> 正文

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有望变良田中国科

来源:种玉米 时间:2024/7/3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m.jpm.cn/article-70129-1.html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俗话说:“盐碱地里种庄稼,十年九不收”。盐碱地,是农民最发愁的一种土地,因为土壤表层的盐类、碱类累积,导致大部分作物不能在其中生长,即便长成也会大量减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近10亿公顷盐渍化土壤因盐碱程度过高而不能被有效利用,其中碱化土壤约占盐渍化土壤的60%。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全球粮食产量将大幅提升。

现在,我国科学家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突破口,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Alkalitolerance1)及其作用机制。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玉米和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存活率和产量。今天我们请负责这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团队、中国农业大学的于菲菲团队来详细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带来的积极影响。

盐碱地并不是“一种”地

盐碱地并不是“一种”地,其土壤自然也不是单纯的“一种”土。

盐碱地是指地下水位升高、矿化度增强,加上气候干旱和蒸发强烈,导致深层土壤盐分随水分蒸发向表层土迁移,表层土盐化或碱化程度加重的现象。广义上的盐碱土是人们对盐土和碱土的统称,其中,盐土是指受中性钠盐(主要是氯化钠和硫酸钠)影响的土壤;碱土是指受碱性钠盐(主要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影响的土壤。

盐碱土形成的实质是可溶性盐类在土壤中发生重新分布,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积累超过了正常值。当克土壤的可溶性盐组成成分中苏打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在0.5毫克以上、pH值(酸碱度)多大于9、含盐量大于0.3%时,便属于盐碱地的范畴。而我国大部分农作物适宜种植在含盐量0.3%以下、pH值在5.5-7.5的偏酸性土壤中。

盐碱地为何会影响作物生长呢?

一方面,高浓度的盐分环境会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导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困难,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植物根部水分外渗,最终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另一方面,土壤中钠离子含量及pH值过高,会抑制植物对钾、磷、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植物“营养不良”,危害其正常的生长和结实。此外,近些年科学家研究发现,土壤盐分增加及pH值升高都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群落丰度和构成,导致土壤养分利用率和土壤肥力下降。

总之,不论是碱土还是盐土均会改变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如表现为土壤颗粒密度增加,土地容易板结,透水透气性降低,从而抑制植物生长,植被覆盖率降低,致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增加,最终破坏生态系统。

选育耐盐碱植物难在哪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盐碱地总面积为9.亿公顷,其中盐地大约占40%,碱地大约占60%。我国盐碱地大约有15亿亩,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有可利用潜能的盐碱地为5亿亩。

我国盐土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等省(自治区)地势低平的盆地或平原,紧随其后的是华北平原、松辽平原、大同盆地和青藏高原的一些湖盆洼地,以及滨海地区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海州湾、杭州湾等。而碱土常与盐土或其他土壤组合分布,从最北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栗钙土区一直到长江以北的黄淮海平原潮土区,从东北松嫩平原草甸土到山西大同、阳高盆地、内蒙古河套平原、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均有局部分布。

研究盐碱地,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国家从20世纪初便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jzz/10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