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种玉米 >> 种玉米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扎根在果园,奋斗在一线科技

来源:种玉米 时间:2025/3/13
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科技日报记者王延斌通讯员郭翠华正值山东最冷的时候,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彭福田没有待在家里享受假期,而是驱车到40公里之外的正果农业肥城桃树种植基地,向果农讲授高“Y”树型、袋装控缓释肥、自然生草培肥地力等新技术。“以前大家往往把桃树修剪成自然开心型或主干型,这两种方式修剪后的树形看上去‘太胖’,不利于通风采光,不利于机械化。”经过长时间摸索,彭福田琢磨出了新方式,趁着春节,向乡亲们现场“传经送宝”:“在距离地面50厘米到70厘米之间的树干上,找到同时长出两个主枝的一个开口位置;把此处往上的树干都剪去,留下的两个主枝通过牵拉使夹角达到大概40度至50度的距离,且在主枝上是其粗度一半及以上的侧枝都要剪去……”乡亲们说,彭教授的新剪法,实用;主、侧枝从属关系明确,解决了平常不知如何修剪的难题。高“Y”型新招式的摸索过程不容易。但拜访彭教授时,这位国家现代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更愿意向科技日报记者分享另一个故事,“从一袋泡茶中得到灵感,地下‘袋控’最终诞生”。“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9.2%。”这是一个月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最新化肥利用率数据。而在十几年前,这一数据要低得多。化肥利用率低,让彭福田深感忧心。这天,彭福田在水杯里放上袋泡茶,突然,他发现水的颜色逐渐加深,袋泡茶······逐渐加深······他猛然想到:能不能把肥料包起来,放在果树周围让养分慢慢释放?这个“苹果砸脑袋”式的想法让彭福田不敢怠慢。“袋装肥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果树根系在不同生长季节对营养的需求规律是什么样的?纸袋的容积、袋上微孔的数量及大小为多少时,才能实现肥料的释放与根系对营养需求同步?”沿着彭福田的思路,他和团队在十年时间里挑灯夜战,屡败屡战,攻坚克难,最终验证了果树根系的向肥性,不同季节桃树、苹果树等对营养的需求规律,也选出了不同果树袋装肥外包装和里面“肥料芯”的好方案,这些研究结果不但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清洁生产》上,更用在脚下的土地里。春节期间的田野,宁静、充满着生机。彭福田喜欢这种宁静和踏实。听闻彭教授有一套独特的“桃园管理经”,正果农业科技集团负责人找上门,“我想投资建桃园,但不懂技术,彭老师能给予技术指导吗?”从耕地、桃树品种选择、种植到平日的修剪、施肥浇水等,彭福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看家绝活”献出来,效果出乎意料。桃子的成熟期短、不适宜储藏,销售时间大都在十天左右,而令人吃惊的是,正果农业却实现了从5月份到11月份桃子的持续稳定供应。秘诀在于彭福田筛选出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的桃树新品种,分别种植在该公司位于山东肥城、安丘、莱西及宁夏中明、云南文山等地的桃园中,实现了正果公司不同的鲜果供应期。“四年前我们镇里的农民基本以种植西瓜为主,收入不高。省派第一书记来镇里后发现这边的土质适宜种植桃树,便请彭老师来指导建桃园。他推荐的瑞蟠21前年就进入丰产结果期,果子卖到了每斤七八元。”临沂市双候镇农技站站长李先干对彭教授极为佩服。如今在泰安,在潍坊,在众多规模化桃树种植基地上,都用上了彭福田的桃树栽培管理全套技术。趁着春节,彭福田想多跑跑,将新技术更多的推出去,“希望能让桃树栽培管理新技术‘扎根’每一处果园,助力桃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让更多的果农在桃树种植中脱贫致富奔小康。”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编辑:李俊霞审核:王小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zzzl/1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