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种玉米 >> 种玉米优势 >> 正文 >> 正文

犇跑开门红初春,这里的玉米丰收在望

来源:种玉米 时间:2024/10/8
白银玉米即将收获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摄新甘肃客户端白银2月24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韦德占)2月底,在陇中白银,玉米已经长成了青纱帐,饱满的玉米棒也即将收获。这看似不可能的事儿,在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白银金穗种业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变成了现实。记者在大棚里看到,连片的玉米青绿茂盛,株距均匀、行距整齐。每株玉米颈秆中部均结出正在发育的玉米棒,有的玉米棒已近成熟。饱满的玉米棒即将收获初春的大西北,玉米为何长势这么好?甘肃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白银金穗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登义道出了其中原由:“这是我们企业用于科研的温室大棚,这些玉米于去年10月底播种,在做好温室供暖和田间管理的基础上,玉米就有了现在的长势,再过一段时间即进入收获期。”陆登义介绍,他们在温室大棚里种植玉米,主要是用于新品种选育的科研工作。一则可以扩大玉米的繁殖,用于扩繁种子研究;二是可以加速育种进程。打个比方说,在自然条件下,要研究一个品种八代的繁育情况,需要八年,而在温室大棚里可以实现一年种植三季,加快了育种过程。连片的玉米青绿茂盛株距均匀、行距整齐的玉米树已经高过人的身高据了解,白银金穗种业有限公司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培育的玉米种子——青贮玉米新品种金穗,不但适用于旱作农业,而且品质优良、产草量高,广泛种植于甘肃中部、青海及宁夏固原等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甘肃省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孕育了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形成了一批独具地方性特色的优异种质资源。目前,甘肃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年生产杂交玉米种子10亿斤,提供了全国55%以上大田玉米用种,为保障全国农产品生产用种安全作出了贡献。连片的玉米青绿茂盛有的玉米棒已近成熟本文图片摄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zzzl/11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