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播玉米陆续出苗,玉米苗期的害虫也进入了繁殖和危害盛期,玉米苗期害虫种类多,对玉米苗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缺苗断垄。做好玉米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是确保玉米一播全苗的前提和保障。最近有农民朋友咨询,玉米苗叶片被吃光,究竟是什么害虫危害造成的,又该如何防治呢?
经田间调查发现,危害玉米幼苗叶片的害虫是玉米黏虫。玉米黏虫,俗称行军虫、剃枝虫等,为鳞翅目,夜蛾科害虫,淡褐色或灰褐色,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的叶片,低龄幼虫危害叶片后,在叶片上形成多个孔洞,随着虫龄的增加,3龄以上幼虫进入暴食阶段,可将叶片吃光,仅留下叶脉,被害后的植株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从而导致缺苗断垄。发生严重时,可将全田玉米叶片吃光。当一块田被吃光后,幼虫常成群列纵队迁到另一块田为害,故又名“行军虫”。是玉米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一年可发生3代左右,成虫迁飞能力强,迁飞距离远,成虫多在夜间活动,成虫交配后,将卵产在小麦的叶尖或叶鞘上,小麦收获后,秸秆留在田间,为黏虫卵的孵化创造了条件,卵孵化后,幼虫开始危害玉米幼苗,形成枯心苗,一旦防治不及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暴发,造成大量玉米幼苗被害。从而导致减产。
玉米黏虫食量大,容易暴发,6~8月份是玉米黏虫的繁殖和危害盛期,对玉米危害严重,一定要提前进行防治。选择广谱高效杀虫剂是控制黏虫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可在黏虫发生初期,每亩用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0~20毫升,或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20毫升,或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0~20毫升,三种药剂任选一种,兑水20公斤均匀喷雾,即可有效控制住这些害虫的继续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dxzz/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