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为什么会得盆腔炎(高危因素及感染途径)
⊙您得的盆腔炎严重吗?
⊙盆腔炎的临床分类(急性+慢性)
⊙盆腔炎有那些不适(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我院如何治疗您的盆腔炎
⊙您平时应该如何预防盆腔炎
一您为什么会得盆腔炎?▼▼▼▼▼▼▼▼▼▼▼▼▼▼▼▼▼▼▼▼▼▼▼▼▼▼▼▼▼▼▼▼▼▼▼▼▼▼▼▼▼▼▼▼▼▼▼1.年龄
盆腔炎高发年龄15-25岁(可能与频繁性活动有关)
2性活动
性生活年龄小,多个性伴侣,频繁性活动,性伴侣有性传播疾
病。
3下生殖道感染(阴道炎,宫颈炎)
4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人流,刮宫,蔓延通液,子宫输卵管
造影,宫腔镜检查等)
5性卫生不良
月经期性交,使用不洁卫生垫可使病原菌侵入引起炎症。不当
阴道冲洗等等。
6临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阑尾炎,腹膜炎,等等蔓延)
7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盆腔炎造成盆腔广泛粘
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力下降,容易造成再次感染,导
致急性发作。
▼▼▼▼▼▼▼▼▼▼▼▼▼▼▼▼▼▼▼▼▼▼▼▼▼▼▼▼▼▼▼▼▼▼▼▼▼▼▼▼▼▼▼▼▼▼▼二盆腔炎感染途径。▼▼▼▼▼▼▼▼▼▼▼▼▼▼▼▼▼▼▼▼▼▼▼▼▼▼▼▼▼▼▼▼▼▼▼▼▼▼▼▼▼▼▼▼▼▼▼1上行感染
2经淋巴系统蔓延
3经血循环传播
4直接蔓延
▼▼▼▼▼▼▼▼▼▼▼▼▼▼▼▼▼▼▼▼▼▼▼▼▼▼▼▼▼▼▼▼▼▼▼▼▼▼▼▼▼▼▼▼▼▼▼三盆腔炎的临床分类。▼▼▼▼▼▼▼▼▼▼▼▼▼▼▼▼▼▼▼▼▼▼▼▼▼▼▼▼▼▼▼▼▼▼▼▼▼▼▼▼▼▼▼▼▼▼▼?急性
下腹痛伴发热,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月经期发病可有白带增多。若有腹膜炎,则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慢性盆腔炎:
(1)全身炎症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
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长期
精神抑郁、周身不适、失眠等。
(2)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
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3)慢性炎症导致盆腔瘀血,患者常有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
时可致月经失调。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较多、白
带增多,可因输卵管阻塞而继发不孕症。
▼▼▼▼▼▼▼▼▼▼▼▼▼▼▼▼▼▼▼▼▼▼▼▼▼▼▼▼▼▼▼▼▼▼▼▼▼▼▼▼▼▼▼▼▼▼▼盆腔炎有那些不是适?▼▼▼▼▼▼▼▼▼▼▼▼▼▼▼▼▼▼▼▼▼▼▼▼▼▼▼▼▼▼▼▼▼▼▼▼▼▼▼▼▼▼▼▼▼▼▼(一)症状表现
急性盆腔炎患者呈急性病容,下腹部疼痛伴发热,甚至出现寒
战、高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压迫症状,或
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
(二)体征表现
患者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三)妇科检查
阴道可有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穹窿部有明显的触痛。
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受
限。双侧附件增厚压痛,有时可扪及包块。
(四)彩超检查
▼▼▼▼▼▼▼▼▼▼▼▼▼▼▼▼▼▼▼▼▼▼▼▼▼▼▼▼▼▼▼▼▼▼▼▼▼▼▼▼▼▼▼▼▼▼▼我院是怎样治疗你的盆腔炎的?▼▼▼▼▼▼▼▼▼▼▼▼▼▼▼▼▼▼▼▼▼▼▼▼▼▼▼▼▼▼▼▼▼▼▼▼▼▼▼▼▼▼▼▼▼▼▼1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炎性渗出物积聚于直肠子宫陷窝而使
炎症局限,亦有利于宫腔内及宫颈管分泌物排出于体外。给予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
紊乱及酸碱失衡。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
2.西医药物治疗
抗生素为急性盆腔炎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静脉输液、肌肉注
射或口服等多种给药途径。应使用广谱抗生素并联合抗厌氧菌
药物,要注意疗程足够。并且可以联合中药治疗,以期取得更
好的疗效。
3中药治疗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
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
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
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
白术9g、黄芪15g。
4.手术治疗
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
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
5物理疗法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
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
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等。中医上也有中药包塌渍治疗的方法。
6心理治疗
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
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你平时应该如何预防盆腔炎?▼▼▼▼▼▼▼▼▼▼▼▼▼▼▼▼▼▼▼▼▼▼▼▼▼▼▼▼▼▼▼▼▼▼▼▼▼▼▼▼▼▼▼▼▼▼▼1、注意个人卫生及经期卫生,预防慢性感染.
2、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3、月经期、产褥期不可同房,平时性生活也要注意卫生.
4、适当增加营养,多进食山药、银杏、新鲜蔬菜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dxzz/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