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盆腔炎症状 >> 盆腔炎的典型症状 >> 正文 >> 正文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来源:盆腔炎症状 时间:2020-2-22

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生发展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等。盆腔炎性疾病缓解后遗留的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称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造成输卵管阻塞、积水,盆腔粘连,导致慢性盆腔痛、不孕症等。

炎症沿着粘膜组织播散

炎症沿淋巴组织播散

炎症沿血液系统播散

因盆腔解剖结构复杂,炎症可群集发生,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以应用抗生素为主,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大。祖国医学中没有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相关记载,多数医家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于“妇人腹痛”“带下病”“不孕”等范畴,临床以湿热瘀结证多见。中医药在缓解症状、消除体征及远期治疗方面有独到优势。然而中药汤剂口服起效快疗效好,但口感不易为患者接受,中成药口服起效慢,因此疗程较长,患者也难以坚持。中药保留灌肠克服了因慢性炎症刺激所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盆腔血液循环差、全身用药难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灶的缺点,使药效直达病所,一方面是由于直肠与子宫、附件相邻,彼此静脉丛交互吻合,药物直接渗透至病变部位,药物经直肠黏膜吸收后,药物吸收总量及生物利用度均高于口服给药,软化增生的纤维组织,利于炎症病灶的吸收;另一方面将药物加热到40℃左右局部注入,又有利于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营养得到改善。

直肠与子宫、附件相邻,彼此静脉丛交互吻合

腹腔镜下输卵管卵巢周围脓肿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之外治法

外治法:保留灌肠中药:红藤、败酱草各20g,三棱、莪术、延胡索各15g,皂角刺10g,生黄芪15g。煎制浓缩为mL/剂,控制温度在37-40℃保留灌肠,1剂/d,睡前灌肠,保留1h。在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治疗,每月20d,3个月为1个疗程。三、组方分析

红藤败酱草灌肠方,具有清热利湿化瘀作用,方中红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败酱草功擅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卫生易简方》中云:“治疗产后腹痛如锥刺”;延胡索以止痛为专长,《纲目》有云:“(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皂角刺“……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本草汇言》);又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而猛烈开破之品不能建此奇功,此三棱、莪术独具之良能也”;病久体虚,配伍黄芪以保护气血,则湿热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组方严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

                







































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斑蝥酊斑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dxzz/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