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无周期规律,出血量多如山崩之状,或量少淋漓不止。长期经血淋漓不净,漏下不止,可造成贫血、盆腔炎、不孕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崩漏除了有内服药物外,药物穴位贴敷也是疗效很好的手段——
崩漏的中医病因可概括为虚、热、瘀三个方面。临床可分为血热证、肾虚证、脾虚证及血瘀证。其主要病机是劳伤血气,脏腑损伤,血海蓄溢失常,以致冲任二脉不能约制经血,故经血非时而下。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对于暴崩者,经治疗后24小时内出血量应明显减少,止血方法有固气止血、固涩止血、求因止血、针灸止血及刮宫止血。待血止或血势稍缓则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善后调理,适时调补肝肾、补益心脾。临床治疗上以药物口服治疗为主,同时可结合外治疗法。
一敷脐疗法01适应证崩漏,月经来潮无周期规律,出血量多如山崩之状,或量少淋漓不止各证。
02操作方法(1)辨证选方(《敷脐疗法治百病》):①血热者,选用热崩糊。主要成分:生地黄、地骨皮各15g,黄芩、黑栀子、制龟板、煅牡蛎各12g,丹皮10g。②血瘀者,选用化瘀止崩散。主要成分:当归、川芎、肉桂、炙甘草各15g,蒲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各7.5g,赤芍3g,益母草10g,血竭15g(另研)。③脾虚者,选用补脾止漏散。主要成分:党参、白术、黑炮姜、乌贼骨各15g,甘草6g。④肾虚者,选用益智沙苑散。主要成分:益智仁、沙苑子各30g。
(2)用法: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调匀。热崩糊用醋调,每日4次;固本止崩散用时加入血竭,用热酒调,每日1次;补脾止漏散用醋调,每日1次;益智沙苑散用艾叶6g浓煮汁调膏,每日4次。将药糊敷于肚脐内,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日为1个疗程。(图5-1)
03疗法特点肚脐为神阙穴,为任脉之要穴,与督脉命门穴相对,又为冲脉循行之地,内联经脉脏腑,外络四肢百骸。脐部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和全身皮肤比较,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薄,且双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及丰富的血管网,药物易于穿透、弥散,吸收迅速。敷脐疗法是通过物理作用,或药物对经穴持久的良性刺激,或药物本身被吸收后的直接作用而达到治疗崩漏的目的。
04注意事项(1)刺激性大,毒性强的药物不宜使用。
(2)贴敷前用清水将脐部清洗干净,并注意局部有无破损、水疱或过敏。
(3)所用药物不可存放过久,要调敷的药物现调现用。
05临床应用庞保珍等将自拟经多神效丹(人参、白术、益母草各20g,升麻12g,马齿觅30g,三七10g等)中药物共研细末,瓶装密封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0g,加适量水调和成团,涂于神阙穴,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三天换药l次,10次为l个疗程。该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月经过多例,取得较好疗效。
二贴敷疗法01适应证脾虚型崩漏,经血非时而至,量或多或少,淋漓不净,经血色淡、质薄,伴乏力气短,面色萎黄等。
02操作方法(1)选方: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主要成分:炮姜6g,人参9g,黄芪15g,白术15g,熟地15g。出血量多者,加荆芥炭15g。穴位敷贴治疗14天后,给予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主要成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各15g。
(2)选穴:脾俞(双)、子宫(双)、关元、神阙。
(3)用法:用中药粉碎机将诸药按方剂研成细粉(目),用蜂蜜调成膏状装入密闭玻璃瓶中备用。用酒精清洁穴位处皮肤,取药膏约5g,涂抹于贴敷片,涂抹直径约2cm,厚约2mm,贴敷于治疗穴位处。持续10小时,每天更换1次。21天为1个疗程,需治疗3个疗程。
03疗法特点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一方面通过药物走窜、发散的作用,经皮肤吸收发挥作用,避免了消化道酶的破坏及肝脏的首过效应,直达病所且药力专一;另一方面药物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穴位和经络对药物具有放大效应。经络系统作为低电阻的运行通道,有助于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在病变组织器官起到较强的药理作用。
04注意事项(1)贴敷前注意局部皮肤有无破损,如有破损不宜使用。
(2)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局部症状,如出现疼痛难忍,或有水疱,或过敏,宜停药观察。
(3)揭去药膏后,局部发红、起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5~7天结痂脱落。
05临床应用郭志鹏等以中药序贯穴位敷贴固本复旧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虚证),先以固本止崩汤穴位敷贴治疗14天后,再给予桃红四物汤穴位敷贴治疗7天,临床疗效显著。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降低雌二醇(E2),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差异比较明显(P﹤0.05)。
常见病外治疗法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法”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针灸、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更多妇科病外治法详解就在本书——
《妇科常见病外治疗法》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阅读
外治法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外治法多达四百余种,概括起来可分两大类: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在治疗范围上一般分内病外治、外病外治两大类,具体到临床外治法又分为内科外治法、外科外治法、妇科外治法、儿科外治法、骨科外治法等。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男科和女科都好用的名方
名医妙治乳腺癌
孩子不爱吃饭,儿科医生来支招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妇科常见病外治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陆勤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qzz/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