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在产后总是会遇到各种产后疾病,有时还会造成尴尬的局面,然而往往大家还总是无法宣之于口,下面就来分享一下,遇到下面这些产后疾病我们该怎么办呢!
产后泌尿系统感染
产后泌尿道感染是产后并发症之一,新妈妈之所以会有较高的比例罹患泌尿道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怀孕时会有高量的黄体激素分泌,而高量的黄体激素会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以及肾盂输尿管平滑肌松弛,造成尿液滞留,甚至严重到膀胱输尿管逆流。
女性尿道短而直,又靠近阴道口和肛门,而这些地方经常有分泌物和排泄物存在,所以很容易被污染。分娩后膀胱和输尿管肌肉暂时松弛易存残尿,而妊娠后期体内潴留的水分在分娩后主要从肾排出,增加了膀胱负担,降低了膀胱防病能力。
泌尿系统感染容易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治疗若不彻底可变成慢性泌尿系统炎症,急性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产后保持会阴部清洁,这是防治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新妈妈一定要在分娩后4~6小时内排尿;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膀胱肌肉功能恢复;产后每次排尿要留意是否将尿排净,以免细菌在尿道里面繁殖;当排尿困难时,可热敷下腹膀胱部位,听流水声音也有助于排尿。
产后身痛、关节痛
新妈妈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俗称产后风。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产后失血过多,阴血亏虚,再加上产后“卫阳不固,腠理不密”,如果遇寒、遇风,则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滞而痛。产后身痛的治疗与一般风湿身痛不同,因产后气血俱虚,虽挟外邪,但重在祛风散寒、兼祛湿邪。
另外,产后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居住环境寒冷潮湿。不过,虽然产后怕风寒,但也不宜捂得太严,尤其是在夏季,关在闷热的房间里很容易引起中暑,所以,要适当开窗通风。
产后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
盆腔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是较为严重的妇科疾病,多在产后、手术后、流产后由病菌感染或经期不注意卫生,以及邻近器官疾病(阑尾炎等)蔓延所致。急性盆腔炎多有高热、畏寒、下腹剧疼及压痛等症状;慢性盆腔炎多有下腹持续疼痛、腰酸痛、月经失调、白带增多、尿急、尿频、排尿困难、食欲不佳、发热、头痛等症状,严重可发展为慢性腹膜炎、败血症,甚至中毒性休克。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所致。
之所以产后易得盆腔炎,是因为产后体质虚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宫腔内尚有胎盘、胎膜残留,则感染的机会更大。
对于慢性盆腔炎现在还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现在临床上主要还是采取中药治疗,中成药推荐的,如妇科千金片、金刚藤等;锻炼身体对慢性盆腔炎还是有好处的,也会缓解平常小腹隐痛的情况;还有就是适度休息,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如果慢性盆腔痛特别严重,已经影响到平常的生活、工作,还可以考虑腹腔镜治疗。
产后失眠
几乎所有新妈妈在生育过后都会出现失眠现象。由于自己当了妈妈,角色就要开始转换,要承担起一个妈妈的责任。晚上宝宝饿了,要起身喂奶;宝宝哭了,要查看是不是尿了,是不是饿了,是不是不舒服;宝宝体温升高,要查看是不是病了。
这一系列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发生,都要第一时间处理。忙碌了一天,晚上也许还要起来照看宝宝,长此以往,新妈妈的生物钟就被打乱了,极易出现失眠的状况。同时,新妈妈分娩后自身的生理状况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心理上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引发失眠。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qzz/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