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那些在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病人康复。疾病应时而生,治疗顺时而行。“春夏养阳”,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自然界阳气最为鼎盛的时期,应当蓄养阳气,激发元阳,疏通经络,祛邪外出(包括沉伏已久的寒、痰、瘀等病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者保健身体的目的。所以中医素有在三伏天集中运用穴位敷贴、针灸等治疗方法进行未病先防、冬病夏治的传统。
儿科
特色:医院儿科开展“冬病夏治,伏天敷贴”疗法已60多年,属华东地区首创,所用药方历经数代上海市名中医朱瑞群、程家正、唐为勇修缮形成,该法简、便、易、捷、廉,深受病患者的欢迎,每年治疗约人次。
适应人群: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发作的感冒、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缓解期患者。儿童遗尿病证也可进行敷贴治疗。
敷贴治疗时间:
医院儿科"冬病夏治"传统敷贴的时间是夏令三伏,每周二次(建议周一、四;周二、五;周三、六)共12次,3年为一个疗程。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预约时间地点:
5月8日~6月30日(节假日除外)
西院:周一至周六,(成人儿童均可预约)
西院门诊8楼A10诊室,咨询
东院:周一至周五,(成人儿童均可预约)
东院一楼儿科门诊,咨询
肺病科
特色:医院肺病科(呼吸科)开展“冬病夏治”中医特色疗法服务,采取中医辩证论治方法:
一则运用三伏贴、三伏针等外治法养其內虚之阳,以助生长之能,达到增强体质、扶正祛邪目的。
二则采用三伏补以扶助内在正气,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分别采用补肺固表、健脾化痰、益肾纳气等法治,驱逐寒邪,以消除冬病之夙根,改善冬病畏寒表现。三者相互灵活配合,内外兼治,以期取得“治病求本”的最佳功效。
适应人群:预防病毒性感冒、反复感冒、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鼻炎、肺心病、肺炎等呼吸疾病患者。
预约时间:自年5月4号起,曙光东院、西院肺病科门诊进行预约、咨询。
治疗时间:
穴位敷贴:年7月9日-年8月26日
穴位注射:年7月1日-年8月31日
三伏补:年7月1日-年8月31日
咨询/
针灸科
特色:针灸科“三伏贴”冬病夏治针对肺系疾病、骨与关节病、妇科及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力低下状况分别采用不同的特制药物进行穴位敷贴,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透药、经皮电刺激(模拟针刺的一种无痛治疗)及耳穴刺激、穴位埋针,从而实现综合治疗、加强疗效。
适应人群:
下列疾病属虚、寒性的防治。
1.肺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
2.骨、关节病: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妇科及泌尿系统疾病:痛经、月经后期、不孕、产后头痛、阳痿、早泄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5.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易疲劳、易感染等。
预约方法:挂号预约
预约时间:即日起可以预约
预约地点:
东院:门诊二楼针灸科门诊
西院:门诊八楼针灸科门诊
妇科
特色:
顺应天气,天人相应,以药性之偏纠人体之偏,气穴所发连通经脉,经络表里,脏腑相通。妇科盛夏三伏贴,具有暖宫止痛、温胞助孕、调畅气血的功效。
适应人群:
由宫寒引起的各种妇科疾病,如痛经、不孕、盆腔炎、内异症等。经期、孕期,月经量多、皮肤易过敏者不宜。
三伏贴时间:
每年7、8月,每周2次(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伤科
特色:督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从大椎穴至腰阳关穴)施以“隔药灸”,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艾灸法。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其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涵盖药物、经络、腧穴、艾灸、发泡等多种疗法的综合优势,治疗效果会强于传统艾灸,可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通痹止痛。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的腠理疏松,借天的力,里应外合,是进行督灸治疗的最佳时机。
适应人群:督灸治疗作用广泛,适用于由寒、湿、瘀邪导致的颈、肩、腰、腿等关节疼痛及脊柱相关性疾病,尤其擅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疼痛。此外,也可调节人体亚健康状态,对平时有怕冷、手脚冰凉等寒性症状者治疗效果尤佳,可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感,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作。女性宫寒、痛经及更年期时出现潮热、失眠等症状,经过督灸治疗后,也会有所改善。男性前列腺疾病及因肾阳亏虚导致的尿频、排尿不畅等也可进行督灸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有糖尿病、高血压、肝肾慢性疾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崩漏患者;有皮肤破损或感染、出血性疾病及过敏体质者,均不适合进行督灸治疗。
东院:
预约时间:即日起至年6月30日
咨询
预约地点:东院骨伤科门诊挂号预约
治疗时间:年7月16日—8月25日
西院:
预约时间:即日起至年7月10日
咨询
预约地点:普安路号医院(西院)门诊楼7楼
治疗时间:年7月13日—8月21日(每周一到周五)
骨关节科
特色:“三伏灸”治疗骨关节炎。
适应人群:骨关节炎、阳虚证患者。
年三伏天:
头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5日
今年冬病夏治的时间点是:7月16日、7月26日、8月15日。
预约时间:即日起至6月30日。(限额名)。
报名地点:挂号骨关节科门诊(A-09)房间。
传统医学科
特色:医院传统中医科自5年成立以来专门开设了“冬病夏治的中医综合治疗”,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质、疾病、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体化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常用中医治疗方法包括:
1.穴位贴敷
传统中医科穴位贴敷组方凝聚了多位中医名家的智慧,分为温阳健脾型和温肺散寒型。目前该贴敷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保护,成分防过敏、易吸收,贴敷方法简单,携带方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操作,以鼓舞正气、平衡阴阳、提高免疫力。
2.中药汤剂
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针对冬天容易因寒诱发或加重的疾病以及虚寒型体质人群,于夏三月定制温肾健脾类中药处方,可以养其内虚之阳,助生长之能,增强体质,驱逐寒邪,消冬病之宿根。
3.伏天灸疗
夏令三伏期间很多冬季易发疾病正处于缓解期,此时脏腑功能相对稳定,对于阳气偏弱人群来讲,阳气往往盛于外而虚于内,运用艾灸疗法外治,可以改善冬季遇寒怕冷的症状,减少冬病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延缓疾病进展。
4.针刺疗法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夏季气温最高,肌表毛孔开泄,经气旺盛,针刺治疗时较易激发经气,产生针感,从而提高疗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非常适用于颈腰腿痛反复发作的患者。
5.穴位注射
又称“水针”,是根据疾病病机特点辨证选药,并将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背俞穴等,以期扶正抗邪,调和阴阳。
冬病夏治中医综合治疗适用人群:
1.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缓解期。
2.慢性胃脘痛、腹痛,泄泻,腹胀,消化不良,困倦乏力,胃肠功能紊乱等脾胃虚寒型疾病及阳虚质体质人群。
3.慢性颈腰腿痛、膝关节痛、足跟痛、肩痛、背痛等肢体经络病证。
4.其他如易疲劳、易感冒人群,虚劳病,失眠,月经不调,中风后遗症等内科杂病。
冬病夏治中医综合治疗时间:
东院:周一至周六全天。
西院:周一至周五上午,周四下午(仅限专家、特需门诊)。
脾胃病科
特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负责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虚弱可以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出现各种胃肠病;脾胃还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虚弱久而久之会导致体虚抵抗力下降,继而容易导致感染性疾病等的发生。脾属土,肺属金,调理脾胃,补土能生金,增强呼吸道免疫功能。
适应人群:
1.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等引起的胃痛、腹胀、腹痛、腹泻等。
2.亚健康状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所导致的营养不良、体虚乏力、气短、面色萎黄或苍白、消瘦、手足冰冷、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等。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每伏各1次,共5次,强化治疗者可每伏增加1-2次。
伏前:7月5日-7月15日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8月25日-9月3日
预约脾胃病科(消化科)门诊。
肾病科
特色:医院肾病科,结合祖国传统医学“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同气相求”、“冬病夏治”等经典理论和思想精髓,采用院内制剂,应用三伏贴技术,通过“辨证选药、辨证选穴”的原则施治,自制肾病“三伏贴”,抓住三伏天,自然界阳气升腾最旺的时节,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在经络学说理论和思想指导下,通过穴位敷贴调节脏腑功能,激发经气,鼓舞阳气,扶正祛邪,从而改善或治愈疾病。肾病“三伏贴”主要针对“阳气”亏虚的对慢性肾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具有升提阳气,增益精气,疏利水湿,固肾壮腰的功效,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适应人群:
1.神疲乏力、腰腿冷痛、四肢冷麻、小便不利、夜尿频多、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等亚健康人群;
2.慢性肾炎、肾病综合证、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慢性尿路感染以及各种原发性肾病所致水肿、夜尿频多、肾功能不全等脾肾阳虚患者;
3.颈、腰、背肌肉劳损所致颈腰不适、背部怕冷疼痛等症。
治疗时间:每周二、周六全天(7:45—16:00)
治疗地点:医院东院传统医学康复治疗中心(门诊两楼传统医学诊疗部内)
眼科
特色及适应人群:
过敏性结膜炎为眼科门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眼红、眼痒、流泪、畏光等,常与过敏体质相关,肺脾气虚,阳气不足常致湿邪留恋,郁而化热,再遇季节变化,风邪外袭,故而眼痒难忍。中医采用中药穴位贴刺激相关穴位,或中药口服,在人体阳气最盛之时,调节免疫状态,改善症状,减少复发。如症状严重,伴有干眼,还可根据眼部情况配合采用局部中药雾化或冷熏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常表现为眼压急剧升高,角膜后特征性羊脂状KP。此病病因不明,但容易反复发作,尤其在冬春季节更易复发。治疗上对症治疗为主,但无法完全避免复发。此病可能与免疫和病毒感染相关,患者常表现出气虚,阳虚体质,正气不足,邪气缠绵,中医利用“冬病夏治”的传统,可通过药物等手段提升阳气,调节免疫,减少眼科疾病的复发。
预约方法:
东院:周四下午干眼症专科门诊预约。
西院:周五下午普通门诊预约。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jzz/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