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盆腔炎症状 >> 盆腔炎的常见症状 >> 正文 >> 正文

知中山水中国盆景与日式盆栽的前世今生

来源:盆腔炎症状 时间:2018-3-13

?山水对中国人的意义很不一般,古有寄情于山水,今有某某到此一游。山水是纯“中国化”的词汇,国人对其有着近乎宗教般的崇拜和敬畏,它既有具象的依托,也含有虚无的境界;它贯穿于哲思,也流觞于市井。

有熊收藏的小山石

?近期中信出版社出了一本关于山水的特集(如下图),书中所有的历史语汇,都被赋予现代视角和中外对照。除了涵盖基本的科普知识,亦会显现现代与传统碰撞的火花,而有熊非常喜欢标题的一句短语:“山水之间,就是中国。”

有熊送出5本,参与方式如下:

1.认真阅读本人

2.在文末参与评论;

3.将“姓名+地址+手机号”发送至后台。

?特别摘录书中一段《中国盆景与日式盆栽的前世今生》文章,与诸君共分享:

采访+文李雨潭受访田口文哉

自先秦时代就已问世的钵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盆景的前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书籍中,就有关于园林艺术的著述,后汉初期还专门设立了温室省来进行植物栽培。

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之子)墓的甬道东壁上,有侍女手捧盆景的壁画局部

至唐朝,韩愈的《盆池五首》等诗歌显示,当时出现了对盆兰和盆池的把玩风潮,诗人王维就喜欢在黄色的瓷器花盆中铺上细密的美石,种植兰花,或是在注水的盆里饲养动植物,莲荷、浮萍、小鱼、青蛙,都是上好的盆中客。

唐代画家阎立本绘的《职贡》图局部

而宋朝诗人陆游则开始在诗中使用“盆山”的说法。不只是盆山,宋人喜欢在盆字后面加上具体的事物,表达钵盆内的景色——盆山、盆梅、盆兰、盆竹、盆榴......顾名思义,不一而足。元朝开始,一些版画作品开始以假山石和灵芝、盘松钵植为绘画题材。据清朝一些学者论证,元朝诗人丁鹤年的“子些景”一词,指代的就是盆景的意思。元朝诗人舒頔则将有山石、青松、青苔和菖蒲的钵植称为“石山菖蒲”。

宋画《十八学士图》(局部)

元李士行《偃松图》

至明朝,“盆景”一词终于正式登台亮相。《姑苏志》中提到“盆景”一词时提到:虎丘(苏州一地名)人在盆中种了稀有的花卉,和盤松、古梅一起放在几案上,称为盆景。此后,明画家仇英的《林亭佳趣》等大量绘图和高濂《遵生八笺》之“高子盆景说”、屠隆《考槃余事》之“盆花”、文震亨《长物志》之“盆玩”等文献显示,盆景正式在中华大地盛行起来,尤以苏州、南京、松江、杭州、福建松溪为甚。人们也是从那时开始,将钵植、盆栽与盆景的用法明确地区分开来:只是单纯地在钵盆里种植植物,叫作钵植或盆栽;可以鉴赏到树木、美石奇姿的,称之为“盆景”;又名“盆玩”“盆中景”“小小盆岛”。

雪融江河溢朱金山作

盆景艺术在清朝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之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盆景被视为特权阶级的玩物,与寻常百姓无缘。加之此前盆景艺术一直“养”在上流社会的“深闺”,匠人们的技术也很难外传,便逐渐在民间绝迹。直到年以后,国家都市建设总局才正式成立了“中国盆景艺术研究”课题,邀请各地盆景专家重新对盆景的定义、流派特征、创作理论等进行学术研讨,敲定了中国盆景的创作基础。此后,很多园林类大学和中专技校都陆续开设了盆景艺术课,促进盆景艺术的发展。中国盆景正式开始在世界上屡获大奖,并作为商品出口海外,迎来了全新的繁荣。

万景山庄园位于虎丘风景区东南麓,占地24.1亩,为我国现有大型盆景专类园之一。

知中:日本关于盆栽起源的文字记述是什么时候呢?

田口:日本第一次出现和盆栽有关的词汇是“盆山”。庆长八年(),一名基督教的传道士编撰了一本用葡萄牙语写作的《日葡词典》,其中第一次收纳了“盆山”一词,并指明盆山——这类以石头为中心的山水景观造型物在当时的将军(如室町幕府八代将军,东山文化奠基人足利义政)和僧侣之间非常流行,与此同时,还出现了“钵木”的叫法,和盆山相关的狂言1剧目(如《盆山盗人》)亦开始演出。

五叶松,高1.6米,宽1.8米,是大宫盆栽美术馆藏品中规格最大的盆栽作品。

知中:盆栽在进入日本以后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田口:盆栽在日本的历史主要分为盆山、钵植和盆栽三个时期。

大宫盆栽美术馆重要藏品—花梨,粗状有力的根、凛然而立的树干和火焰般的枝叶,表现出自然的调和与连续性,曾成为实业家根津嘉一郎、前首相佐藤荣作、岸信介等的收藏品,被认为是首屈一指的「贵重盆栽」。

日本在中世最早盛行的是盆山文化。根据室町时代的主要文献《荫凉轩日录》记载“曹源院的盆山,石为美浓石,树是柏森”“在菊铭石(又名菊花石、菊目石)里栽种细竹”,并提到了“小炭、小石上种有石菖”,据推测该”小炭”指代的就是假山,只不过是木假山。同时,该文献还提到当时有歌咏盆山的诗词,从养牛庵主人所写的“一尺青山,三尺池”来看,甚至可以清晰判断出这些盆山的大小。17~18世纪江户时代以后,很多描绘大名家庭院的画作里就出现了盆栽的身影,在江户前期这个被称为“钵植”的阶段,盆栽一直都是达官贵人等上层人物才可以赏玩的奢侈品。

大宫盆栽美术馆重要藏品之三代歌川丰国的《春宵梅宴》,作于弘化四年~嘉永五年(~)。在武家屋敷的开阔池畔,女眷们在梅花丛前的舞台上设座,宴席上因点缀了梅、松、福寿草的染付钵钵植而添色不少。

诞生于江户后期的大量浮世绘显示,由于庶民们所居住的长屋太过狭窄,庭院也很有限,人们很难感觉到四季的变化,所以盆栽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当时的园艺书籍《草木育种》中也正式出现了对“盆栽”一词的记述。

大宫盆栽美术馆重要藏品之三代歌川丰国所作的《名妓三十六佳选》,作于文久元年()。绿植架前,衣饰华丽的吉原游女泷川在细致地甄选着钵植。架上盛放着松、梅盆栽,架下放置着剪刀、松树钵植及种有福寿草的长方形盆栽。

从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时代,即19世纪,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日本文人爱上了煎茶,盆栽和山水画也作为不可或缺的装饰出现在待客的茶室里,日本把表现山水树石的盆景全部叫作“盆栽”,对单纯表现景物的依然保持“钵植”或“植木”的叫法,画中的树木也被称为“文人木”,而当时用和盛放煎茶的陶器一样的泥土做的钵,就是现代盆栽钵的典型。

可窥见日本中世后期盆山发展一隅的《酒饭论》抄本。原本作于江户时代,收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这一热潮一直持续到年明治二十七年中日甲午战争,此后开始消退,但后来受财政界一帮推手的影响,盆栽再度崛起,且成为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这就是现代日本的盆栽文化。

年,大宫盆栽美术馆举行了《盆山BONSAN—活在屏风里的中世纪盆栽》特别展,展会宣传册上收录了《盆栽图屏风》和《鸟趣图屏风》两幅屏风图。

受其影响,明治时代开始,盆栽作为女性素养的一种基本训练,正式和音乐、书画、茶道一起,成为”女礼式”的一部分。年关东大地震以后,部分盆栽园集中迁到了东京近郊的大宫,这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大宫盆栽村。

大宫盆栽美术馆盆栽庭园全貌

年以后至中日战争之前,盆栽正式成为和绘画、雕刻同等地位的艺术形式,有“资格”在美术馆里举办展览。日本还率先设立了世界盆栽联盟,召开了世界盆栽大会,每年都向世界各国输入传播盆栽文化的讲师,对于盆栽文化在全世界的推广,日本做出了很大贡献。

大宫盆栽美术馆室内展厅

?诸君,你心中的山水将安放在何处?

赞赏

长按







































女性白癜风好治
广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jzz/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