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这种主要用玉米加工而成的小零食想必80后们小时候都吃过吧,一要一米长的拿起来就往嘴里塞,吃的时候不小心还会粘到嘴里,舌头弄不下来还要用手去抠...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它的做法和它的味道,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有人再加工这个了。
这是在农村的大街上看到一位大叔正在用拖拉机加工玉米棒,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一根根金黄的玉米棒就从大叔手上加工了出来,别看这是小本生意,喜欢吃的人还真不少,很多人都从家里带着东西过来找他加工。
这几天家里没有什么农活,大叔就开着拖着机头出来加工玉米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掏钱买他加工好的,20元一大袋;另一种是自己从家里带东西拿过来加工,收费减半,通常的原料都有玉米、小米和大米,三样原料各一斤加工费10元,一天下来也能有个几百元收入。
小时候见过玉米棒加工的人都知道,把原料放进机器的漏斗里,再按比例加入适量的水和糖精(现在大都加白糖),通过拖拉机上的发动机带动,通过里面的圆形模具,挤出来以后就成了玉米棒。
玉米棒是中空的,就像一个小管子一样,但挤出来以后是连续的,需要人为的截断,通常都是一米左右的长度,刚挤出来时还冒着热气,摸上去还有点烫手,这个时候吃的话口感也不好,需要晾一下才行。
这是做好的玉米棒,被大叔放在一个铁框里晾着,远处看就像是一根金箍棒。
等凉透以后,装进一个大塑料袋中,付过加工费就可以带回家了,之所以用塑料袋装,主要是为了防潮,要是受了潮,吃起来就不脆了,口感也就差很多。
现在虽说也有很多和它相似的小零食,但都是在食品加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味道也和以前的不太一样,而这样的方式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好吃以外,主要是自己带原料加工出来的放心,而且加工的时候就在旁边看着,更加觉得货真价实,只是不知道这种加工方式还能存在多久,有一天或许就再也看不到,也吃不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jzz/1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