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10月的乡村,是农人弹奏的乐章。此时,隆阳区多亩制种玉米进入成熟期,田间地头满目金黄,采收、拉运、交售……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走进隆阳区丙麻乡,一株株玉米植株整齐排列,土黄的叶子衬托着金色的果实。丙麻乡秀岭村的村民倪有本和他请来的工人们,正在采收自家地里的鲜包,一个小时后,一亩多玉米便采收完成。随后,他马不停蹄地装上拖拉机,运到2公里外的云南丰耕农业有限公司玉米收购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老倪将车上的玉米进行装卸、过磅、登记,拿到现金时,他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制种玉米的产量高出杂交玉米2到3倍,以前我们种杂交玉米也就是千把块钱,制种玉米可到元以上。我今年种了4亩,收入大概多元,明年我准备扩大种植面积,种10亩。”倪有本盘算着。
据介绍,在玉米制种生产过程中,种业公司技术队伍从地块落实、错期播种、授粉等进行全程培训和指导服务,并根据不同鲜包品种给予保底价收购。云南丰耕农业有限公司经理黄礼建说:“我们公司是一个订单制的公司,现在跟每个乡镇每个村都签订合同,按保底价每亩元,鲜包每公斤4元收购。”
今年,该乡在5个村发展玉米制种,共完成玉米制种余亩,平均每亩收入近元,促进了群众致富、产业增效。
隆阳区从今年起开始引进玉米制种企业,在全区9个乡镇试点种植玉米制种多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和农户合作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实现企业和农户的产、供、销无缝对接,助力农企“双赢”,为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玉米制种已进入丰收季节,全区总产量达万公斤,产值达多万元,实现壮大集体经济多万元,带动全区近户农户增收。年,该区计划种植3万亩以上,让玉米制种产业成为隆阳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大助力产业。
莽淑莲 李晓斌
责编:刘自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pqycjzz/1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