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后,高温、高湿天气将频繁出现,这样的天气
很容易让人食欲不振,失眠烦躁,晚上睡不着,白天心情暴躁,这些症状连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此时应该放下重重心事,保持心思的宁静,是时候清补一“夏”了。今天特别邀请了方回春堂陈学奇医生为我们讲讲夏季膏方。
夏季膏方的起源
浙江不少地方有夏天补益的风俗,许多地方的老百姓有夏天调补的习惯。
在农村“双抢”前,很多地方如温州、东阳、义乌、海盐、平湖、嘉善的老百姓会有一个风俗习惯,到了夏至会去药店买点中药补一补,如东阳农村就有买“九老虎”、“补膏”等补一补的习惯,因为农村进入双抢,人们会担心过度劳累伤了身体,他们先给自己补一补“治未病”,这其实就是夏季膏方的概念。
说到夏季膏方,它起于浙江的李学铭老师,年他在国内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夏季膏方”概念,在长期的临床中,李老师发现许多病人给予冬令一料膏方的药力作用不足以让有些病人维持半年以上的体力,病人自觉上半年精神好,下半年体力下降。
当冬令服药以后至夏末秋初时药力已减,由此可根据体质续服夏令膏方,使人一整年都精神充沛,后来这个方法慢慢在临床中广泛推行,疗效显著,因此夏季膏方也是冬令膏方的延续。
夏天膏方的优势
陈学奇医生认为:膏方应以中医平衡观为总则,从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脏腑平衡三个方面遣方用药,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夏季膏方主要体现在养生和治病两方面。
《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最易耗伤人体的阳气,此时以补气、补阳为主,可使精气保藏,固摄阳气,不使阳气外泄,从而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
趁天暑地热、阳气最旺的时候,通过补阳气把身体的阳气调理得更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内阳气倍增,自身的免疫力自然就提高了。
可趁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旺盛的有利时机,服用膏方,补充人体阳气,驱邪外出。一些冬季好发的疾病在夏季治疗,既可预防疾病在冬天复发,又可达到减轻症状、治愈疾病的目的。
哪些人适合夏季膏方
哪些人适合夏季膏方呢?主要是对正气不足、寒邪内伏的患者,素体脾肾阳虚的患者。
适用于一些冬季好发疾病,如产后病、呼吸系统疾病,易反复感冒病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结肠炎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冬季发病次数,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同时,对一些路途遥远的慢性病患者,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月经量少患者,妇女面部色斑、头发早白、脱发的患者,既有较好的疗效,又可减少患者的就医次数。
陈医生这里有许多来自安徽、江西、广州等地的患者前来膏方治疗。
案例分享
有一位江西患者,27岁产一子,产后五个月浑身酸痛,一受风就头疼的厉害,冷到骨子里,大夏天不能在空调房,一吹风就觉得浑身骨头酸痛,夏天也穿着厚厚的长袖长裤,十分煎熬。
这位患者因为产后大出血,受凉后风邪不易出,陈学奇医生给这位患者开了中药,除寒邪风邪,配合夏季膏方调理,之前一吹风就怕冷等症状都消失了。
案例分享
有位35岁左右的患者,平时特别容易感冒拉肚子,吃啥都拉肚子。这位患者是早产儿本身体质差,脾虚,之前得过肠炎但是没有治疗不彻底,肠炎未断根。
她服用了陈学奇医生的夏季膏方后,明显感觉自己抵抗力增加了,现在感冒也少了。
夏季膏方重在清补、运脾
人体之阳主要来自于先天之本肾以及后天之本脾胃,当我们说到阳虚之时,通常主要指的是补脾和肾之阳虚。
夏季暑、湿二气为其主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夏令阳强,汗出过多,人体气阴损伤,再则暑必夹湿,湿困中洲,枢轴为之不利,中运有所失常。
陈学奇医生告诉我们夏令膏方和冬季调补有所不同。夏令膏方宜以轻补通为主,不是一味呆补,重点补脾养肾,同时兼及补津养阴,以运中化湿之品为大法,益气生津为要务,酌情佐入补津养阴之品。
特别是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亚健康体质群体,夏令季节服用膏方调补,可强健体质,可谓明智的选择。另外夏季膏方服用时间短,清补为主,基本1-2个月可以吃完,价格更实惠。
名医推荐
陈学奇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陈木扇女科第25代嫡传,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主任中医师,已开展临床膏方补虚疗疾30余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坐诊信息
河坊街馆:周二下午,周三、周六、周日全天
葛蓓芬
副主任中医师
陈木扇女科流派继承人,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早衰、绝经期综合症、子宫腺肌症、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不孕不育、面部色斑、脱发等治疗具有独到的中医临床经验。
坐诊信息
河坊街馆:周一、二、六、日全天,周五上午
THEEND
往期精彩
祛湿又补钙!泡在雨里的季节,一定要吃这道“民国女神”钟爱的菜
养生小讲堂丨红糖水和红枣真的能补血吗?
痘痘反复、突然变胖、长小胡子、大姨妈不规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会让你怀不上孩子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如有违规,请后台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nxpqyzz/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