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舒说:
这篇文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们爸爸在家最喜欢做什么,大部分孩子的回答都是:“打游戏。”
据我的观察,爸爸们在孩子出生第一年的技能值都比较低,妈妈们的抱怨在第一年也格外强烈——但是等孩子大了,更喜欢户外活动、更喜欢去公园、游乐场等场所的时候,很多爸爸就会表现得越来越好;而有些妈妈,则会越来越觉得“这个家有没有男人都一样”。有没有想过,这之中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呢?文末有一些“培养好爸爸”的建议,我自己也觉得很受用,与大家分享之。
文/卷卷
最近,网上流传的一首原生态土家民歌,再次拓展了我的眼界:
别人丈夫乖又乖
我家丈夫呆又呆
死人就死我丈夫
死了丈夫好出门
…...
看来吐槽老公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mi)俗(d)”啊。
然而吐槽并没有用啊!据说好老公都是老公的妈妈调教出来的,至于不那么靠谱的老公——嗯,每个妈妈都知道,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持续给孩子差评只会事与愿违。对待队友也是同理哦,忍住想挑刺儿的冲动,多表扬,多肯定,多信任,多给机会,爸爸也会表现得越来越好的。
先来八一八我身边的几个好爸爸。
Y老师——基础款好爸爸
Y老师并不是老师,是我的一位同事,他着一双朦胧的眯眯眼,年轻的时候酷爱泡夜店,江湖上曾流传着他“九眼桥一条龙”的称号,这样的人如果生在古代,应该会一直为青楼女子写情诗最后死于花柳病才对。
但是,他,居然,结婚了。
婚后的Y老师仿佛变了一个人,不仅再也不去夜店,还天天在朋友圈里晒老婆……但最让我刮目相看的还是他为了老婆备孕,戒烟成功的事。
Y老师的家境优渥,我本以为以他潇(FANG)洒(DANG)的性格,家里怎么也会请一个菲佣带孩子。但随着他家宝宝的出生,Y老师的体型越发丰满,黑眼圈也越来越重。一问才知道,因为担心请不到放心的保姆,他家里只请了一个打扫卫生的阿姨,其他所有事都是小两口亲力亲为。
Y老师白天要上班,老婆在家里带孩子,晚上回家,他就接过老婆的班继续带孩子。孩子哭闹、喝奶、哄睡,他一手包办。
Y老师说刚开始他并不知道婴儿这么可爱的生物拉的粑粑竟然一点都不可爱,第一次帮宝宝洗粑粑差点没吐出来。
但是,只要肯下苦功,谁还练不成带娃小能手?
拍嗝有几种姿势?
湿疹和痱子怎么区别?怎么护理?
冲奶粉的温度到底是40度还是70度?
上手没几个月的Y老师已经对答如流。
而且他完全负责夜里带娃,从娃出生到现在几乎就没有睡过整觉。夜醒三次算正常,最怕失眠到天亮。按他的原话说:“已经练就了可以在不开灯的情况下,摸黑完成换尿布、兑奶、哄睡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本领。”
一次我和他一起去偏远地区出差,住了一个环境奇差的招待所,第二天他竟然告诉我,好久没有睡得这么舒服了,然后默默地流下两行热泪(很抓马,但是是真的。)。
白天上班晚上上岗就是他这几年的人生了,想想都累,但有什么办法呢,他说:“一定要让老婆休息好啊。”
吐槽:这对于大部分职场妈妈来说根本就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要发生在爸爸身上,已经可以当楷模立传了。
B先生——陪玩奶爸
B先生是我老公的发小,他家的孩子芒果妹和我家孩子是同一天出生的。一岁的时候,芒果妹已经展现出许多过人之处了。
比如特别会配合爸爸表演。
(那个时候我儿子只会发呆吃手)
爸爸问她芒果妹是谁啊,
她会拍自己胸部。
爸爸问芒果妹几岁啦,她会用手比划出1。
(这个难度对一岁的宝宝来说还是Hin大的。)
B太太告诉我,芒果妹这么活泼少不了B先生的功劳。在家里B先生是陪玩主力,只要是有时间就各种带宝宝玩。
每周雷打不动地带芒果妹去游泳。
绞尽脑汁想出各种逗趣的小妙招和女儿互动。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
每次上早教,B先生玩得比孩子还疯,让B太太都有点不好意思。
B先生说他陪孩子的时候绝对不会玩手机,而是不停地跟孩子说话,看到什么就教孩子认什么,每天晚上坚持给芒果妹讲睡前故事或者读绘本,一岁半时,芒果妹的语言能力已经非常惊人了,不仅能认各种小动物,还会认26个英文字母。
而他最近在教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肿么是这种人啊!”(脑回路清奇!)有这样的陪玩奶爸,B太太只需要在旁边闭目养神就好啦。
划重点:大部分男人话少,不管孩子咿咿呀呀,还是嘶声力竭,就是能始终沉默应对。话唠且享受和孩子对话的,在某些方面已经赢在了当好爸爸的起跑线上……
T先生——好爸爸的最高级:全职奶爸
T先生在她女儿虫虫出生后,就毅然辞去了高薪的工作,在家里专职带娃,仅仅是因为不想错过女儿宝贵的头三年。
说从早八点老婆上班开始,到晚七点老婆到家为止,他就没停过。
比如早上在虫虫醒来前两小时起床,边吃早饭边给虫虫准备做辅食。等娃醒了,马上塞奶瓶,这样可以空出二十分钟收拾房间。喝完奶喂完辅食之后,带虫虫出门遛弯途中顺便买菜。
中午回家虫虫开始午睡,然后他又开始做辅食吃午饭,吃完午饭虫虫该醒了,把晚饭预约好,给娃喂好辅食继续带出门蹦跶。
而就在这么忙碌的节奏之中,他还能空出时间看股票理财、养花养草养鹦鹉。
这位全职奶爸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他不仅全身心地带孩子,而且还一直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的育儿知识,并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从喂奶到护理,从买买买到看病,事无巨细,一字一句记录了他陪伴虫虫成长的点点滴滴。
为了让女儿吃得好,他创作了几十种不同风味的辅食。
而他的朋友圈,除了育儿科普就是女儿的视频了。
T先生说,育儿就是育己,照顾孩子从来就不只是女人的事情,作为一位全职爸爸,他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
感想:前段时间网传要开放三胎,有人说“职场歧视会把女人赶回家。”你看,主要原因还是认为家庭比事业重要的爸爸太少了,认为女人既不能吃白饭又要全权负责养育孩子的人,太多了。
此外,还有为了和女儿一起表演,陪着女儿一起学,最后变成乌克丽丽达人的爸爸W先生。
而我另一位朋友D先生,当他儿子幼儿园老师问起来爸爸在家里最喜欢做什么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说:“我爸爸最喜欢带我和妹妹。”
而其他大部分小朋友的回答都是,“爸爸最喜欢打游戏。”这件事让D先生成了朋友圈的美谈。
S,虽然男人没有女人的天赋,但是仍然有机会成为好爸爸的。但为什么现在“丧偶式育儿”这个词这么红呢?
这里我要先为男同胞说几句公道话。
在我看来,在我们当下这个社会,爸爸的好坏应该是正态分布的。真正好爸爸之光,让人侧目的完美爸爸不多见,但是完全不负责任,甚至抛妻弃子的男人也是少数的。大部分男人应该是爱孩子并且发自内心地渴望成为一个好爸爸。只是他们真的没有天赋,没有环境、也没有话语权。
1
没有天赋
在几百万年前,原始丛林里,男人负责出门狩猎,女人则在家里摘果子带娃。在母系氏族里,孩子甚至不属于父亲,男人只负责生不负责养。几百万年的演化,让母性成为了天性。比如在怀孕时,母亲的嗅觉会变得异常敏感,以防止误食有毒的食物影响肚子里的宝宝。
而怀胎十月加上母乳两年,让母亲和孩子肌肤相亲,这份亲密感是男性如论如何都体会不了的,宝宝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第一次交到爸爸手中时,就和从天上掉下来的感觉是一样的。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宝宝,加上他们天生粗犷的大脑构造,自然比不得女人在照顾孩子方面的纤细敏感、知冷知热,所以爸爸们在带孩子上常常显得笨手笨脚。
2
没有环境
目前人类社会,仍然处在认为男人应该担负起主要的养家责任的阶段。女人可以休半年的产假,而男人只有25天。女人要做全职妈妈,周围的人很OK,但是一个男人要做全职爸爸,则要承受更多来自社会的压力。我们的社会从小对男孩子的教育就是要成功,要出人头地,要挣钱,光宗耀祖!却没有一堂课教他们:以后要做个好爸爸,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好爸爸。
3
没有话语权
在育儿方面,妈妈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mxpqyzz/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