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盆腔炎症状 >> 慢性盆腔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中药材杜仲

来源:盆腔炎症状 时间:2021-6-18
程少为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01215/8498655.html

杜仲为常用中药。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扯丝皮、丝棉皮、思仙、思仲、木绵、石思仙、丝连皮。

来源: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落叶乔木杜仲的干燥树皮。多为栽培。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淡,具片状髓。皮、枝及叶均含胶质。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7~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毛较密,老叶上面光滑,下面叶脉处疏被毛;叶柄长1~2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或先叶开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内,有花柄;无花被;雄花有雄蕊6~10枚;雌花有一裸露而延长的子房,子房1室,顶端有2叉状花柱。翅果卵状长椭圆形而扁,先端下凹,内有种子1粒。花期4~5月。果期9月。

产地:主产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地。

性状鉴别:杜仲呈板片状或卷片状,长宽不一,厚2~10毫米。嫩皮薄,外表面灰色,有细纵纹及椭圆形横裂皮孔;老皮厚,外表面粗糙,已剥去粗皮的部分淡棕色,未剥去粗皮的部分褐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断续纵裂槽及横向断裂。内面平滑,暗紫褐色。质脆,易折断,断处有细密的银白色橡胶丝牵连。气微,味微苦。以皮厚、片大,去净粗皮者为佳。

主要成分:杜仲全株含桃叶珊瑚甙及一种硬性橡胶,树皮尚含树脂、鞣脂。此外,叶尚含山柰醇、咖啡酸、绿原酸、酒石酸及还原糖。种子含大量脂肪油、主要为亚油酸脂。见《全国中草药汇编》。

炮制:

1、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

2、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斤,用食盐3斤)杜仲经炒制后,则杜仲胶被破坏,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3、取杜仲块,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并断丝,但须存性,用盐水喷洒,取出,防止复燃,晾干即得,每杜仲块kg,用食盐3kg,或取杜仲块,先用盐水拌匀吸尽后置锅中,用武火炒至黑色并断丝存性,用水喷灭火星,取出晾干。每杜仲块kg,用食盐3kg。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肾、肝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筋骨痿软、腰脊四肢酸痛,肾虚尿频,胎漏,胎动不安,高血压病,头晕目眩等症。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

杜仲的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适宜高血压患者、习惯性流产妇女、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肾气不足者。

因本品属温补药,如果有口渴、口苦、小便黄赤等热性症状,不宜服用。

杜仲的宜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蛇皮、元参。"

2、《本草经疏》:"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3、《得配本草》:"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临床应用:

1、治疗腰痛,尤其肾虚腰痛,杜仲常不可少。

如属肾虚腰痛(腰痛而有体弱、足膝酸软、易眩晕、小便频数、脉细弱或虚数),以杜仲配续断、菟丝子、肉苁蓉等。

如属寒湿腰痛(腰痛而有酸胀感,痛处觉冷,遇阴寒天气加剧,苔白腻,脉沉缓),常配桂枝、独活、秦艽等。

如属外伤腰痛,可在跌打方剂内加杜仲、续断等。

如属女经期腰痛,可在四物汤基础上加杜仲、续断。

2、治肾虚胎动、胎漏、腹痛(先兆流产等),杜仲有安胎作用(可能与其镇静作用有关),常配续断、桑寄生,方如保产汤。此方疗效较好。

3、治高血压病,对肾虚型(兼有腰酸痛、两尺脉弱)较适宜。但总的来说,临床降压效果不够理想,不能作为治高血压病的特效药用。单味应用,有效率不高,常须配其他有降压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芩、夏枯草、桑寄生、牛膝等,杜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为调整机体,矫正阳虚偏向。对肝阳上亢之高血压,杜仲往往无效。

杜仲的功效

功效:补益肝肾,壮筋健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本草纲目》记载:“杜仲,能人肝,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治肾虚腰痛,久服,轻身耐老。”可见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

早在西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杜仲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被列为上品。记载表明,西汉时人们便发现杜仲有独特的强筋、壮骨及安胎的功效。

魏晋时代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杜仲,味甘,温,无毒,主治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一名木绵,生上虞及上党汉中。”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杜仲嫩芽作蔬菜,可祛风毒脚气,久积风冷,肠痔下血等功用”杜仲花清香四溢,杜仲自身多功能的药用价值,使其具有双向调压,调脂的显著功效,同时克服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头晕、头痛、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外围症状及病发症。

适用于:   

肝肾亏虚:证见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多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肾气不固:证见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阳痿、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杜仲的作用

1、关于肾虚腰痛

杜仲和青娥丸是治疗肾虚腰酸腰痛的常用方药。许多慢性腰部疾病,包括腰部软组织、腰椎、后腹膜脏器、盆腔等的慢性病,如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慢性肾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强直

生脊柱炎、慢性腰椎问盘突出症等,都有慢性腰酸腰痛的症状。病人腰痛腰酸,喜敲喜暖,中医辨证为肾虚或肾督亏损。杜仲与川断、补骨脂、菟丝子等同用,有改善症状的效果。这种腰痛腰酸不是消炎止痛片所能缓解的。杜仲是安胎的良药,并能治疗妊娠腰酸腰痛。

2、关于降压

杜仲降低血压的作用是近代研究发现后才运用的,是中药应用的发展。它对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都有功效。现临床上降压药很多,很少使用杜仲制剂来治疗高血压。但杜仲改善头晕头痛、身体困重等症状的效果比较好。

3、关于治疗肾病

对慢性肾病、狼疮性肾炎,我们临床常用杜仲、川断与接骨木、落得打等药同用,短期内可改善腰酸腰痛,长期服用可减少蛋白尿。其机制可能与杜仲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改善肾小球血流等有关。它对肾性高血压也有协助降低的作用。

4、关于药材资源

杜仲是乔木的树皮,国内各省均有栽种,l5~20年才能长成,局部取皮。现药店配到的杜仲,皮薄丝少,说明树尚未长高成材。取皮过早,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对保护药材资源是很不利的。只有广泛地栽种,才能既能绿化环境,又保证药材的充分供应。杜仲的枝皮和树叶也有白丝相连,能否入药,可以研究试用。杜仲叶和茶叶制成袋泡茶,长期服用可以强身和改善腰酸、头晕等症状。

由于药材资源较少,临床还宜节约使用,应该用在迫切需要的病人身上。临床广泛使用并随意加大剂量的结果,会使药材资源迅速减少。

杜仲的现代研究

杜仲含杜仲胶、糖苷、生物碱、有机酸、果胶、醛糖、维生素C及多种氨基酸等。杜仲的水溶液、醇溶液、醚溶液及经提纯的生物碱等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且盐炒杜仲的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强。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可使小鼠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有强壮作用,增强体力,抗疲劳作用。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能使离休子宫自主收缩减弱。此外,尚有镇静、镇痛、利尿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杜仲的食用方法

1、杜仲35克切碎加入毫升白酒内,3日后过滤取药酒,每次5毫升,一日3次水冲服,可治高血压。

2、杜仲、白术、当归、阿胶、党参各10克,水煎飞,一日分3次服完,可治胎动不安,预防流产。

3、炒杜仲35克,切碎,浸于毫升黄酒内,一星期后,每日3次,每次2—3匙,可治劳累、久坐所致腰背酸痛。

4、炒杜仲15克、川木香5克、八角茴香15克,加水毫升、酒半盅煎服(渣可再煎),可治腰痛。

5、炒杜仲克,炒小茴香克,炒车前子25克,炒山茱萸肉克,研为末,炼密丸,每天早晨取25可,白开水送服,可治小便余沥,阴囊湿痒。

杜仲的药膳

1、杜仲煨猪腰

杜仲10g,猪肾1个。猪肾剖开,去筋膜,洗净,用花椒、盐淹过;杜仲研末,纳入猪肾,用荷叶包裹,煨熟食。源于《本草权度》。本方主要以杜仲补肝肾、强腰止痛。用于肾虚腰痛,或肝肾不足,耳鸣眩晕,腰膝酸软。

2、杜仲爆羊肾

杜仲15g,五味子6g,羊肾2个。杜仲、五味子加水煎取浓汁;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成小块腰花放碗中,加入前汁、芡粉调匀,用油爆炒至嫩熟,以盐、姜、葱等调味食。源于《箧中方》。本方以杜仲补肾强腰,五味子补肾固精。用于肾虚腰痛,遗精尿频。

3、杜仲寄生茶

杜仲、桑寄生各等分。共研为粗末。每次10g,沸水浸泡饮。本方用二药补肝肾,降血压。用于高血压而有肝肾虚弱,耳鸣眩晕,腰膝酸软者。

杜仲的治病偏方

1、肾虚腰痛,酸软无力

杜仲为末,每天早晚以温酒送服9克。或用杜仲20克,威灵仙1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每日2~3次,以淡盐汤送下。亦可用杜仲、牛膝各12克,补骨脂、红花各9克,鸡血藤12克,水煎服。还有用杜仲、补骨脂、大蒜各克,核桃仁90克,青盐30克,将药研末,大蒜煮熟与核桃仁、青盐捣成膏,合药未,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

2、闪腰岔气,扭伤

杜仲、当归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高血压病

炒杜仲30克,水煎取汁,加白糖饮服。民间有用杜仲、花生壳各20克,或用杜仲20克,天麻10克,水煎服,以治肾虚高血压。

4、高血压眩晕

杜仲15克,棕榈叶30克,夏枯草15克。煎汤代茶饮。并能预防中风。

5、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杜仲30克,猪腰1对。用时将猪腰剖开,除去白色的筋膜,加冷水毫升,以猪腰煮熟为度,除去杜仲,乘温服食猪腰及药汁,连服7~10剂。

6、肾虚阳痿

杜仲、补骨脂各克,鹿茸60克,没药30克,核桃仁30个。研为细末,制成丸剂。每服9克,每日3次。

7、肾虚遗精

杜仲末6克,猪腰子1个。将猪腰剖开,除去白色的筋膜,杜仲未装人猪腰内,用湿纸包4~5层,放火上偎熟内服,每日2次。

8、肾虚不孕

杜仲12克,香附20克。研为细末,调拌凡土林,敷贴双足心涌泉穴和腰眼穴。

9、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

杜仲10克,续断15克,山药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炒杜仲、芒麻根各15克,水煎取汁,再加鲜山药50克,糯米适量一起煮粥,每日1~2次,连服半月或1月。

10、肾炎

用猪腰1个,杜仲30克,研末,装人除去白色的筋膜的猪腰内炖熟,食肉服汤,每日1剂,治急性肾炎。亦可用杜仲、海金沙、仙茅、双肾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慢性肾炎。

杜仲的附方

1、治腰痛

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顿服。用盐、醋和之亦得。(《箧中方》)

2、治腰痛

川木香一钱,八角茴香三钱,杜仲(炒去丝)三钱。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活人心统》思仙散)

3、治卒腰痛不可忍

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锉),丹参二两,芎藭一两半,桂心一两,细辛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两沸,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杜仲散)

4、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

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半,芎藭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圣济总录》杜仲饮)

5、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

川杜仲四两,小茴香二两(俱盐、酒浸炒),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俱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6、治妇人胞胎不安

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瓦上焙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圣济总录》杜仲丸)

7、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

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简便单方》)

8、治高血压

㈠杜仲、夏枯草各五钱,红牛膝三钱,水芹菜三两,鱼鳅串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㈡杜仲、黄芩、夏枯草各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杜仲的各家论述

1、《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2、《别录》:"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3、《药性论》:"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5、王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6、《本草正》:"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7、《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8、《本草再新》:"充筋力,强阳道。"

处方举例:保产汤:杜仲9g,川断9g,菟丝子6g,桑寄生9g,水煎服。

注: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部分地区,以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及其同属红杜仲藤、毛杜仲藤的根皮作杜仲使用、称土杜仲或红杜仲。商品呈不规则的半卷筒状或小条块状、表皮棕褐色,断面棕红色,亦有软性橡胶丝牵连。气微,味微苦涩。功能祛风活络,强壮筋骨。杜仲有小毒,用量9~15g,过量可出现头晕呕吐等证状。天津草药店销,北京不销。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inetasty.net/mxpqyzz/7225.html